血液中能檢測出尿毒症嗎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7
透過抽血化驗可以檢測到尿毒症。尿毒症是腎功能衰竭進入終末期的表現,此時腎臟無法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代謝產物和毒素不能排出體外,在體內蓄積造成危害。

透過抽血化驗可以檢測到尿毒症。尿毒症是腎功能衰竭進入終末期的表現,此時腎臟無法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代謝產物和毒素不能排出體外,在體內蓄積造成危害。

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血肌酐由肌肉代謝產生,90%以上的肌酐透過腎臟濾過排出,其餘部分從糞便和尿液中排出。如果因為各種原因導致腎臟功能受損,如急性或慢性重症感染、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疾病引起,可使腎臟結構受到損害而失去正常的功能,就會出現血肌酐升高至707μmol/L以上的情況,提示存在尿毒症。因此,可以透過檢查血肌酐的數值來判斷是否患有尿毒症。

此外,臨床上還可以進行尿常規、電解質、肝腎功等指標的檢查,明確病情發展情況以及對身體各器官的影響程度。同時還要注意補充營養物質,保證身體的正常運轉。

對於確診為尿毒症的患者,需要及時接受規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並遵醫囑定期複查以評估療效和控制病情進展。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