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背動脈搏動是觸及還是不觸及
糖尿病患者足背動脈可能是可以觸及,也可能是不可以觸及,如果出現不可以觸及的情況,說明糖尿病導致了併發症,引起了下肢動脈的狹窄或者閉塞。
足背動脈可以觸及
足背動脈位於人體的足背處,用手去觸控足背處的皮膚,一般能夠觸及足背動脈的搏動。如果糖尿病的患者沒有出現併發症,足背動脈一般不會受到影響,此時可以觸及;
足背動脈不可以觸及
如果足背動脈不可以觸及,一般情況下說明下肢動脈出現狹窄或者閉塞,往往是動脈硬化所導致,有時也可能會是動脈血栓引起。而糖尿病容易造成血管的損害,從而引起下肢動脈的硬化,甚至下肢動脈狹窄、閉塞等,可能會導致足背動脈不可以觸及。因此,在臨床當中對糖尿病的患者做體格檢查的時候,可以透過觸控足背動脈,明確是否存在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者消失的現象,從而判斷是否出現下肢血管受累,導致動脈硬化以及動脈閉塞的現象。如果出現足背動脈搏動異常,可以進行下肢血管彩色超音波,進一步評估病情。
妊娠糖尿病幾個月的時候出現
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間發生的糖代謝異常,但血糖未達到顯性糖尿病水平,可發生於妊娠期的任何月份,但由於妊娠中晚期,孕婦對胰島素敏感性下降,更容易導致妊娠糖尿病。為了減少妊娠糖尿病對孕婦、胎兒產生的不良影響,如流產、巨嬰症等,均應在妊娠24-28周進行糖耐量試驗,評估糖代謝狀態。一旦診斷為妊娠糖尿病,需要內分泌科與產科隨診。此外還要注意,妊娠糖尿病危險人群主要包括存在妊娠糖尿病史、巨嬰症分娩史、肥胖、多囊卵巢症候群、一級親屬糖尿病家族史、無明顯原因的多次自然流產史、胎兒畸形及死胎史、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分娩史等因素的孕婦,此類高危人群第一次產檢,即應檢查血糖,如達到非孕人群糖尿病診斷標準,可診斷為妊娠期顯性糖尿病。如果存在高危因素,即使第一次產檢血糖正常,後期也應定期檢測血糖,必要時及早進行糖耐量試驗。如果血糖持續正常,也必須於孕24-28周行糖耐量試驗,必要時在孕晚期進行再次的評估。
糖尿病患者脖子上長疙瘩
糖尿病患者脖子上長疙瘩,可能與毛囊炎、皰疹、纖維瘤病等原因有關,需要對症治療,具體分析如下:
毛囊炎
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比較差,如果平時不注意衛生,細菌可能會侵入脖子周圍的毛囊,從而容易導致毛囊炎,出現脖子上長疙瘩的情況。糖尿病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紅黴素(Erythromycin)軟膏、膚利舒軟膏(Mupirocin)等藥物進行治療,治療期間應避免用手抓撓患處。
皰疹
糖尿病患者如果長期生活在比較惡劣的環境中、與皰疹患者有過密切接觸,可能會感染皰疹,出現脖子上長疙瘩的情況。糖尿病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艾塞可威(Acyclovir)、雷巴威林(Ribavirin)顆粒、祛疹易(Valaciclovir)等藥物進行治療,治療期間要注意患處的清潔衛生。
纖維瘤病
糖尿病患者的脖子如果經常受到衣領的摩擦,可能會使皮膚組織出現異常增生,從而容易導致纖維瘤病,出現脖子上長疙瘩的情況。糖尿病患者可以到醫院透過手術進行治療,如雷射手術、微創手術等,手術後要注意休息,儘量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