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尿毒症會有哪些併發症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7
如果患者出現長期的尿毒症,通常會對身體產生較嚴重的危害作用。因為此時患者的腎臟功能已經嚴重受損,體內代謝廢物以及過多水分無法排出體外,在體內蓄積可引起較多併發症。

如果患者出現長期的尿毒症,通常會對身體產生較嚴重的危害作用。因為此時患者的腎臟功能已經嚴重受損,體內代謝廢物以及過多水分無法排出體外,在體內蓄積可引起較多併發症。

電解質紊亂

由於腎單位幾乎完全喪失排洩功能,血中鉀、鈉、鈣、鎂等電解質濃度和酸鹼平衡失調,會出現高鉀血症、低鈣血症、高鈉血症、低血鈉症、低磷血症、高磷血症等情況,常伴有代謝性酸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需遵醫囑進行相應治療。

貧血

主要是因為紅血球生成減少及破壞增多所致,隨著病情進展逐漸加重,主要表現為面色蒼白、乏力等症狀,晚期還可有心率增快、血壓下降等表現。建議遵醫囑使用鐵劑、促紅素改善貧血,並補充造血原料,如葉酸、維他命B12等。

營養不良

由於長期不能進食或吸收不足,可導致蛋白質、脂肪、糖類等多種營養物質缺乏或不平衡,進而影響身體各器官組織的功能,出現消瘦、水腫、皮膚乾燥、粗糙無彈性、精神萎靡不振、記憶力減退、思維遲緩等症狀。需要積極給予相應的營養支援,包括補充葡萄糖、氨基酸、白蛋白等營養物質,以改善症狀。

心血管系統疾病

由於水、電解質與酸鹼平衡紊亂、高血壓等因素的影響,容易誘發各種心腦血管併發症,如心肌病變、心包炎、心臟衰竭、主動脈狹窄與擴張、動脈栓塞、心律不整等,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因此,一旦發生上述情況,均應立即就醫處理。

血液系統異常

由於長期慢性病程,可能導致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而引發全血細胞減少,常見為貧血、出血傾向、繼發感染等情況,需及時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

內分泌系統異常

因長期毒素蓄積,可能會影響多種內分泌腺功能,從而造成副甲狀腺功能亢進、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等病症的發生,應及時採取對症干預措施。

其他

還可能出現肺部感染、消化道潰瘍、結核病、惡性腫瘤等併發疾病,均可進一步損害身體健康,降低生活品質。

綜上所述,對於長期尿毒症的患者而言,應定期前往醫院腎內科就診,透過檢查明確具體原因後,可在醫生指導下應用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呋塞米(Furosemide)等藥物控制水電解質紊亂、利尿等問題。必要時還需進行手術治療,以延長生存時間、提高生活品質。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