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患者出現尿毒症時,由於腎臟功能受損嚴重,體內的代謝廢物和毒素無法及時排出而蓄積於體內,可引起一系列併發症。若此時患者出現腳軟的情況,則可能為低血鉀症、貧血等疾病導致,建議明確病因後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相應治療。
藥物治療
1.改善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失調:如果患者存在高鉀血症,可以遵醫囑使用呋塞米(Furosemide)利尿,並應用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來改善酸中毒,或使用氯化鈣(Calcium Chloride)、乳酸林格氏液(Lactated Ringer's solution)等藥物改善離子紊亂,從而緩解症狀。
營養支援
若患者因長期的飲食攝入不足而導致營養不良,也可表現為上述情況,同時伴有乏力、消瘦等症狀。此時需要積極給予腸內、外營養補充,如葡萄糖注射液、複合氨基酸注射液等,以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態,進而使身體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
抗貧血藥物
部分患者還可遵醫囑服用鐵劑,如琥珀酸亞鐵(Ferrous succinate)、延胡索酸亞鐵(Ferrous fumarate)等,以及葉酸製劑、維他命B12製劑等,能夠改善貧血的症狀,從而減輕相關不適。
降壓藥物
對於血壓較高的患者,還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硝苯地平(Nifedipine)、厄貝沙坦(Irbesartan)等藥物控制血壓水平,避免病情進一步加重。
手術治療
必要時還可以透過腎臟移植術等方式來進行治療,但術後仍需密切監測各項生命體徵,防止發生排斥反應。
除此之外,還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還可遵醫囑服用醣祿(Acarbose)、二甲雙胍(Metformin)等藥物控制血糖水平,以免誘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情況的發生。若經以上處理措施後,相關症狀未見明顯好轉且持續加重者,還需及時告知醫生並完善CT檢查、腎功能檢測等專案幫助查明原因。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