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尿毒症為什麼出現腦出血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7
尿毒症患者由於腎臟功能嚴重受損,體內代謝終末期的毒素和水分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可對身體產生一系列損害。若此時合併高血壓、凝血機制障礙等疾病時,則可能導致腦出血的發生。

尿毒症患者由於腎臟功能嚴重受損,體內代謝終末期的毒素和水分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可對身體產生一系列損害。若此時合併高血壓、凝血機制障礙等疾病時,則可能導致腦出血的發生。

腎臟內分泌功能異常

如促紅血球生成素減少導致貧血、活性維生素D3減少引起副甲狀腺賀爾蒙升高以及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啟用等因素,均可間接影響血壓水平,而長期高鹽飲食、情緒激動等原因也可能誘發血壓升高。當血壓持續增高時會導致顱內小動脈玻璃樣變及內膜傷害,從而形成微動脈瘤,在不良因素刺激下破裂出血,進而發生腦出血的情況。

血液黏稠度增加

由於尿毒症患者的血脂常處於升高的狀態,且存在明顯的發炎反應,容易使血液中的紅血球、白血球和其他組織成分粘在一起,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進一步可能引發心肌梗塞、中風等情況。

抗凝因子合成減少

正常情況下,人體肝臟會分泌出一種叫做“抗凝因子”的物質,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但隨著病情的發展,肝功能逐漸下降甚至衰竭,抗凝因子的分泌也會受到影響,從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機率,最終可能導致腦出血的發生。

其他原因

部分尿毒症患者可能存在原發性或繼發性的腫瘤,如果惡性腫瘤侵犯到大腦,則可能出現腦出血的情況。此外,還可能是由於尿毒症患者長時間透析治療,使用肝素鈉(Heparin sodium)進行抗凝治療時,可能會因操作不當而導致皮下出血,表現為針孔周圍皮膚青紫或者皮下瘀斑等症狀,嚴重者還會出現腹水、電解質紊亂、營養不良等情況,均有可能加重腦出血的風險。

因此,對於尿毒症患者來說,應積極遵醫囑應用藥物或手術等方式維持正常的腎功能,並定期複查以瞭解身體狀況。同時還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過度焦慮與恐懼。另外,還需注意合理膳食,適當運動鍛鍊,有助於延緩病情進展。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