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出現尿酸水平超過1000μmol/L的情況比較常見,此時病情相對較為嚴重。因為尿毒症患者的腎臟功能已經受到嚴重的傷害,無法正常地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和多餘的水分,從而導致體內各種物質的平衡失調,包括尿酸等。
如果尿毒症患者合併高尿酸血症或痛風,則更應引起重視,因為尿酸升高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多種危害,如加重腎臟負擔、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影響血糖控制等。因此,在治療方面需要積極控制尿酸水平,並針對原發疾病進行綜合管理。
原因
尿毒症是腎病發展到終末期的表現之一,常見的病因有慢性腎炎、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等。這些疾病的進展可能導致腎臟結構和功能受損,最終引發尿毒症。
危害
加重腎臟負擔
由於尿毒症患者的腎臟已經不能正常排洩代謝產物和多餘水分,所以會導致體內毒素和水分積聚,加重腎臟的負擔。
2.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長期高尿酸血症與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關係密切。而尿毒症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病變,如高血壓、冠心病等。因此,尿酸升高會進一步增加發生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
影響血糖控制
高尿酸血症還可能會影響胰島素分泌和葡萄糖代謝,進而干擾血糖的調節機制,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難以得到有效控制。
其他危害
此外,高尿酸血症還會增加膽結石、泌尿系結石等疾病的發生機率,甚至誘發痛風發作。
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
根據醫生指導使用優力康(Benzbromarone)、非布索坦(Febuxostat)片等降尿酸藥物來降低尿酸水平;同時配合使用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呋塞米(Furosemide)等利尿劑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
飲食調理
限制高普林食物的攝入,如動物內臟、海鮮類食品等,以減少尿酸生成。同時鼓勵食用低鹽低脂的食物,保持適當的飲水量,有助於促進尿酸從腎臟排出。
手術治療
對於晚期尿毒症患者,可能需要接受腎臟移植手術來改善腎功能並延長壽命。
注意事項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勞累,以免加重腎臟負擔。定期監測血壓、血糖等指標的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遵醫囑用藥及定期複查,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