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晚期的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治療以後肝臟增大,可能是由於腹腔積液、營養不良、高脂血症、門脈高壓等原因導致。建議及時就診明確原因,並在醫生指導下根據病因進行針對性處理。
腹腔積液
尿毒症晚期患者的腎臟功能嚴重受損,會出現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紊亂的情況,還可能會出現低白蛋白血症以及營養不良的現象,從而引起腹腔內有大量液體瀦留形成腹水。當腹水量比較多的時候會導致腹部膨隆,表現為尿毒症晚期透析後肝臟變大的情況。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透過口服利尿劑進行排鈉利尿,如呋塞米(Furosemide)等藥物緩解症狀,也可以遵醫囑使用硝普鈉(Sodium nitroprusside)來降低血壓,減少血管內的水分滲出,改善腹腔積液的症狀。
營養不良
長期慢性疾病消耗或者服用利尿劑過多可造成尿毒症晚期患者體內蛋白質流失過快,容易引發嚴重的營養不良現象,如果不能夠補充足夠的能量就會導致身體消瘦,同時還會伴有四肢無力以及全身水腫等症狀。如果不及時改善營養不良的情況就有可能會加重腎臟負擔,甚至會影響病情恢復。因此需要加強營養物質攝入,可以適當吃一些優質蛋白豐富的食物,比如雞蛋、牛奶等補充身體所需營養,促進肝臟恢復正常大小。
高脂血症
若因飲食不當或未積極控制血糖等因素,可誘發高脂血症的發生,使血脂升高並沉積於動脈壁上,進而影響血液循環,也會對肝臟產生傷害而使其變大。對此應限制脂肪及膽固醇的攝入量,少吃肥肉、動物內臟等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多吃燕麥、玉米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以延緩病情進展。
門脈高壓
隨著疾病的不斷進展,部分尿毒症晚期患者還可繼發門靜脈高壓,主要與脾功能亢進有關,可表現為食道胃底靜脈曲張、腹水等。若不及時治療則可能導致破裂出血,危及生命安全。需積極配合醫生採用三腔雙氣囊管壓迫止血,必要時可行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等措施治療。
此外,也不排除是肝硬化、肝癌等其他因素所致,應及時就醫完善相關檢查,以免延誤病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幫助身體恢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