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急慢性腎衰竭的終末階段,此時患者腎臟功能嚴重受損,可能引起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和腎臟內分泌功能紊亂。如果患者的肌酐水平達到707μmol/L或以上,並且出現尿素氮水平升高,通常提示存在尿毒症的情況。
尿毒症是急慢性腎衰竭的終末階段,此時患者腎臟功能嚴重受損,可能引起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和腎臟內分泌功能紊亂。如果患者的肌酐水平達到707μmol/L或以上,並且出現尿素氮水平升高,通常提示存在尿毒症的情況。
1.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由於腎臟具有生成調節水電解質以及維持酸鹼平衡的作用,所以當患有尿毒症時,可能會導致體內水分無法排出而蓄積於體內,從而引發水腫症狀。此外,還可能導致患者體內的pH值發生改變,表現為代謝性酸中毒等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的症狀。隨著病情發展,甚至可能出現高鉀血症等情況,危及生命安全。
腎臟內分泌功能紊亂
因為腎臟可分泌促紅血球生成素促進骨髓造血,還可產生活性維生素D3促進鈣吸收,因此若不及時治療,會導致身體貧血、低鈣血症、繼發性副甲狀腺賀爾蒙升高等異常現象。
對於已經確診為尿毒症的患者而言,需要進行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來代替腎臟的部分排洩作用,同時遵醫囑應用藥物控制血壓、血糖,如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貝那普利(Benazepril)、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等。必要時還需配合醫生接受腎臟移植手術,以延長生存時間。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