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臨床上引起尿毒症患者出現復發的因素有很多,常見的藥物包括抗生素、抗結核藥等。此外,如果存在原發病沒有得到良好的控制也會增加尿毒症復發的機率。
藥物因素
抗生素
如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中的鏈黴素(Streptomycin)、健大黴素(Gentamicin)以及卡納黴素(Kanamycin)等,還有喹諾酮類抗生素中的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環丙沙星等,均有可能會導致腎功能衰竭而引發尿毒症的情況發生。因此,在使用此類藥物時一定要嚴格遵照醫囑,並且要定期進行檢查。
抗結核藥
常見於利福平(Rifampin)和吡嗪醯胺等,這些藥物可能會對患者的腎臟造成一定的傷害,從而誘發或加重原有的病情。所以對於正在接受抗結核治療的尿毒症患者來說,需要特別注意監測自己的身體狀況並及時向醫生反饋。
其他藥物
除上述兩種情況外,磺胺類藥物、非甾體消炎藥(阿斯匹靈(Aspirin))以及部分中草藥也可能會影響患者的腎功能,甚至可能導致尿毒症再次發作。因此,當患者在服用以上藥物期間出現了不適症狀時,應及時告知醫生並採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疾病因素
由於大部分患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治療後往往難以徹底根治,若不加以重視則很有可能會復發。比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在病情穩定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減少用藥量或者停用一段時間,但如果擅自調整劑量或停止用藥,則很可能會導致原有病情反覆或加重。另外,一些惡性腫瘤患者在接受放療、化療的過程中也容易出現噁心嘔吐、食慾減退等症狀,嚴重者還會併發高鉀血症、低血壓等情況,進而影響到腎臟的功能,增加尿毒症復發的風險。
綜上所述,為了避免尿毒症復發,建議患者平時要注意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習慣,避免過度勞累以及熬夜,同時還要注意加強個人衛生護理工作,以免感染細菌性感冒或其他呼吸道傳染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