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下降會不會尿毒症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7
肌酐是腎功能的一項指標,在臨床上主要用來判斷腎臟的濾過能力。如果出現肌酐水平降低的情況,則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導致,如營養不良、運動量增加等,此時不會進展為尿毒症;但也有可能是病理性原因所造成,如急性心梗、肝性腦病等疾病因素引起,此時可能會發展成尿毒症。

肌酐是腎功能的一項指標,在臨床上主要用來判斷腎臟的濾過能力。如果出現肌酐水平降低的情況,則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導致,如營養不良、運動量增加等,此時不會進展為尿毒症;但也有可能是病理性原因所造成,如急性心梗、肝性腦病等疾病因素引起,此時可能會發展成尿毒症。

一、可能不會發展成為尿毒症

營養不良

由於長期飲食不佳或消化吸收障礙等因素,導致身體蛋白質攝入不足而引發低蛋白血症時,可影響到腎的合成白蛋白的能力而導致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從而引起水腫和腹水症狀,並且大量水分滲入組織間隙,還可表現為血壓下降以及肌酐下降的表現。但只要及時調整飲食結構,適當加強營養物質的補充,使體內白蛋白含量恢復至正常狀態後,肌酐及尿常規各項指標也會隨之恢復正常。

運動量增加

當人體進行劇烈運動之後,會導致肌肉代謝產生大量的乳酸,進而刺激腎臟系統加速排洩這些廢物,所以會出現短暫性的肌酐值偏低表現。這種情況一般無需特殊處理,休息一段時間待身體恢復正常之後,肌酐水平也可逐漸恢復至正常範圍。

可能會發展成為尿毒症

急性心梗

若患者存在冠狀動脈粥狀硬化引起的心臟血管狹窄等情況時,一旦發生急性心肌梗塞則會造成心臟射血與回心血量明顯減少,繼而誘發體循環淤血以及靜脈淤血的現象,如此類情況持續加重,就會影響到腎臟的功能,最終可能導致尿毒症的發生。

肝性腦病

患有嚴重肝病者,因肝臟解毒功能受損,毒素在身體內不斷堆積並進入血中,就會對神經系統造成損害,使其出現異常改變,甚至會誘發昏迷的症狀,同時還會伴隨有肌酐下降的情況。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後期還可能會因為嚴重的併發症而危及生命安全,最終形成尿毒症。

除此之外,也不排除是因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所致,主要是因體內血糖濃度增高而引起的一種代謝紊亂症候群,其中以高血糖、高血酮、酮尿為主要特點,該病若得不到及時治療,就容易累及多個器官和組織而引起多系統受累,不僅會使肌酐數值發生變化,還有可能引起電解質失衡、酸鹼平衡失調等問題,最後導致尿毒症的發生。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