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會患有尿毒症的原因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7
如果患者出現血肌酐≥265μmol/L或BUN>7.1mmol/L等指標,則可診斷為尿毒症。引起尿毒症的常見原因包括慢性腎絲球腎炎、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以及梗阻性腎病等。

如果患者出現血肌酐≥265μmol/L或BUN>7.1mmol/L等指標,則可診斷為尿毒症。引起尿毒症的常見原因包括慢性腎絲球腎炎、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以及梗阻性腎病等。

不可復性腎衰竭

即急性腎傷害,通常由於各種病因導致患者的腎臟功能短期內急劇下降而引發的一系列臨床症候群,可分為Ⅰ-Ⅴ期,其中第Ⅲ-Ⅳ期又稱為透析依賴期,此時患者的病情較為嚴重,需進行血液透析治療,若未及時接受正規有效的治療,可能會發展成為尿毒症。

可復性腎衰竭

慢性腎絲球腎炎

屬於原發性的腎小球疾病,其主要特點為緩慢進展的無症狀蛋白尿、甚至腎病症候群,隨著疾病的進展最終可能發展成慢性腎衰竭,進而形成尿毒症。

糖尿病腎病

是由於糖尿病所造成的腎臟損害,常發生於糖尿病發病10年以後,早期可表現為輕度或者中度蛋白尿,晚期則以大量蛋白尿為主,並可伴有水腫、高血壓及腎功能減退,如不積極治療也可逐漸發展至尿毒症。

高血壓腎病

指原發性高血壓造成的小動脈硬化致腎傷害,一般起病隱匿,部分患者有短暫的非臨床上的肉眼血尿,但多數沒有明顯的不適感,僅在體檢時發現血壓升高,長期如此會導致腎臟缺血,從而進一步加重腎臟病變,最終可能導致尿毒症的發生。

梗阻性腎病

是指由各種因素引起的單側或雙側輸尿管狹窄,使尿液排出受阻而導致的腎病,常見的原因是攝護腺增生、尿路結石和神經源性膀胱等,此類疾病會使腎臟產生大量的尿液積聚,長時間後會對腎臟的功能造成影響,嚴重者還可發展為尿毒症。

此外,還包括慢性間質性腎炎、狼瘡腎炎、過敏性紫斑腎炎、B型肝炎相關性腎炎、移植腎排斥反應等原因也會導致尿毒症的情況。建議存在上述情況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醫生進行相應的治療。同時還要定期複查,以便明確自身的康復情況。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