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出現血鈣高的情況時,首先應明確原因。若為原發性因素導致的尿毒症伴血鈣升高,則需進行藥物、飲食以及血液透析等方法降低血鈣濃度。如果是繼發性因素所致,如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維生素D依賴性佝僂病、惡性腫瘤骨轉移等情況,此時則需要針對具體病因給予相應處理。
原發性因素
限制含磷食物
由於尿毒症患者的腎功能下降,無法排出體內多餘的磷,因此要嚴格控制含磷較高的食物攝入,比如蛋黃、全脂牛奶、堅果類等。透過減少磷的吸收和攝入,進而有助於降低血鈣水平。
應用降鈣藥物
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降鈣素或活性維生素D製劑,可以抑制破骨細胞的功能,從而發揮類似皮質醇的作用,促進腸道鈣重吸收,並增加腎臟對鈣的清除率,以達到降低血鈣濃度的目的。
飲食調整
建議適當補充富含鎂的食物,如綠葉蔬菜、粗糧等,因為鎂離子與鈣結合可加速其排洩。同時還要注意低鹽飲食,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g,以免加重水腫及高血壓的情況。
血液透析
如果上述措施效果不佳,必要時可透過規律性的血液透析來幫助改善電解質紊亂,包括改善高鈣血症、代謝性酸中毒等問題。
繼發性因素
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主要表現為皮膚瘙癢、骨骼疼痛等症狀,甚至還會累及心血管系統,引起心律不整。此時可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服用普賴鬆(Prednisone)、左旋甲狀腺素(Levothyroxine)等藥物進行治療。對於症狀較嚴重者,還需採取手術切除的方式進行改善。
維生素D依賴性佝僂病
通常會伴隨肌肉無力、關節疼痛、成長發育遲緩等症狀發生,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葡萄糖酸鋅顆粒、碳酸鈣膠囊(Calcium Carbonate)等藥物進行治療。
惡性腫瘤骨轉移
可能會引發全身各系統的不適症狀,例如噁心嘔吐、消瘦乏力、貧血發燒等。此時應及時到醫院配合醫生進行放療、化療等綜合性治療,以延緩病情進展速度。
除此之外,還可能與急性白血病等因素有關,建議及時就醫檢查並進行針對性治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觀察身體變化,定期隨診複查。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