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如果不吃飯,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處理。如果只是偶爾一次出現這種情況,則可以不用特殊治療。但如果經常這樣,則可能會導致電解質紊亂、營養不良等情況發生,此時就需要進行補液和藥物治療。
偶爾一次
若尿毒症患者只是偶爾一天或兩天沒有進食,並且身體狀況比較好,也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通常不需要過於擔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選擇少吃一些食物,補充人體所需的能量即可。
經常性
電解質紊亂
由於尿毒症患者的腎臟功能受損嚴重,無法正常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以及代謝廢物,所以會出現水電解質平衡失調的情況。當體內的鉀離子過高時,則會導致患者出現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等症狀。此時則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降鉀樹脂片等藥物進行治療,同時還要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高鉀的食物,比如香蕉、橘子等。
營養不良
因為尿毒症患者長期吃東西較少或者不能經口進食,就會引起嚴重的營養不良情況發生。此時可以透過靜脈注射的方法給藥,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鈉注射液(Sodium Chloride Inj)等藥物改善病情。必要時也可透過腸外營養支援療法,為身體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從而促進疾病恢復。
低血糖
由於尿毒症患者腎功能衰竭,導致肝臟產生白蛋白的能力降低,造成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血液中的水分從血管內滲入組織間隙,形成腹水,腹脹可影響食慾。因此,建議尿毒症患者應按時按量服用藥物,預防低血糖的發生。一旦出現頭暈、心慌、出冷汗等低血糖反應,應及時口服糖水、含糖飲料,或及時就醫輸注葡萄糖注射液。
其他
此外,還可能會影響消化系統,甚至會誘發胃腸道出血、胃腸穿孔等問題發生。此時可透過鼻胃管給予腸內營養粉劑,如乳果糖(Lactulose)、拉肚子通灌腸液等,以維持身體營養需求。若伴隨有疼痛的症狀,則還需要遵醫囑使用山莨菪鹼(Racanisodamine)、顛茄葉(Belladonna)等藥物止痛治療。
對於尿毒症患者來說,平時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以免加重病情。同時還要定期去醫院複查,瞭解疾病的恢復情況。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