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患者出現血肌酐>265μmol/L或超音波提示雙腎縮小明顯時,則可診斷為尿毒症。此時患者的腎臟已經沒有功能了,不能再維持人體正常運轉,需要進行替代治療,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者腎臟移植。
如果患者出現血肌酐>265μmol/L或超音波提示雙腎縮小明顯時,則可診斷為尿毒症。此時患者的腎臟已經沒有功能了,不能再維持人體正常運轉,需要進行替代治療,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者腎臟移植。
血液透析
是將患者的血液從體內引出並輸入到體外循環的血液清潔裝置中,在經過人工模擬自然狀態下的腎臟功能,清除水分、電解質和溶質後,再輸回體內,從而達到代替部分腎臟工作的作用。每週3-4次每次約2小時,適用於多數尿毒症患者。
腹膜透析
利用腹腔內的組織間隙較大及有豐富的微血管等特點,藉助導管將配製好的透析液引入到腹腔內,透過不斷更換腹腔內的透析液來達到清除毒素的目的。每天換液4-8次,每次持續時間約為4-8小時,適合於年老體弱不能耐受血液透析者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等高危人群。
腎臟移植
即將一個健康的供體腎臟植入受者的膀胱,使其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以恢復其工作能力。手術成功後,大多數患者的生活品質和生存率都得到改善,但術後仍需長期服用抗排異藥物,定期複查。
建議尿毒症患者平時注意休息,避免勞累,飲食上保持低鹽、低脂、優質蛋白原則,適量食用牛奶、雞蛋等食物補充營養。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