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腎功能嚴重傷害的終末期階段,此時腎臟無法發揮正常的功能。而泌尿道感染是指病原體在尿道黏膜上皮細胞或組織中生長繁殖引起的發炎反應,患者可出現發燒、腰痛等症狀。
定義
尿毒症
如果患者的雙側腎臟都已經失去功能或者一側腎臟完全喪失功能,另一側部分喪失功能,體內代謝產物以及水分和廢物無法排出,會導致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並且有高鉀血症、代謝性酸中毒等病症,從而引起一系列症狀,稱為尿毒症。
泌尿道感染
由於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病毒等致病菌從尿路上行至膀胱、輸尿管甚至腎盂,侵入組織並引起發炎,導致身體的免疫機制被啟用,產生炎性因子刺激體溫調定點上升,最終引起發燒的情況發生。
症狀
尿量改變
尿毒症患者會出現少尿,甚至是無尿的表現,因為毒素會影響腎臟的濃縮能力,所以患者還會表現為多尿、夜尿增多等情況。
尿色異常
當尿毒症合併了嚴重的感染時,就會出現明顯的尿色加深,由正常的淡黃色變為深黃乃至棕黑色,這是因為尿液中的紅血球減少,但是肌紅蛋白及其他顏色較深的物質增加所致。
其他表現
隨著病情發展,患者還可能出現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貧血、營養不良、心衰、電解質失衡等一系列不適症狀。
治療
對於尿毒症本身需要進行透析治療,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以替代腎臟的部分功能,防止併發症的發生。而對於泌尿道感染,則需遵醫囑應用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如希復欣敏(Cefixime)膠囊、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等。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換洗內褲,避免不潔的性生活。平時可以適當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比如番茄、黃瓜等,能夠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營養元素,增強抵抗力。若存在尿毒症與泌尿道感染雙重疾病,建議及時前往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