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急慢性腎衰竭的終末階段,此時患者的腎臟已經失去全部的功能。通常情況下,如果患者出現明顯的不適症狀,則需要及時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來明確診斷,常用的檢查專案包括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
體格檢查
一般表現
由於尿毒症患者存在嚴重的營養不良,以及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失調的情況,因此會出現貧血、面色蒼白、乏力等症狀,並且還會伴有皮膚乾燥、彈性差、眼球凹陷、血壓下降等情況。
其他系統表現
如呼吸系統可表現為呼氣中有氨味,心血管系統可表現為高血壓或心臟衰竭等,神經系統則可表現為神情淡漠、記憶力減退、計算能力下降等。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
可見全血細胞減少,其中以白血球為主,還可有紅血球及血小板降低等,有助於判斷病情進展程度。
尿常規
可見尿蛋白陽性、尿素氮升高、尿糖異常增多等,但無肌酐、尿素氮升高的特異性,即部分輕度尿毒症早期患者僅見尿素氮增高而尿蛋白陰性,此時需結合其他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
腎功能檢測
主要包括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內生肌酐清除率等指標,透過測定上述指標的變化可以評估患者的腎功能情況,進而幫助醫生制定治療方案。
肝腎功能檢驗
主要是因為大部分尿毒症患者會同時合併糖尿病、高鉀血症等疾病,所以還需要做肝功能、血糖等相關檢查,以便於準確瞭解身體狀況。
免疫學檢查
如抗嗜中性球胞漿抗體試驗、抗核抗體譜檢查等,若發現自身抗體陽性,則提示可能患有狼瘡樣皮病型腎病症候群。
超音波檢查
超音波檢查對確定雙側輸尿管是否阻塞有一定作用,還可以觀察到是否有腹水、心包膜積水等問題。
胸部X光片
主要目的是排除肺部感染,因為尿毒症晚期抵抗力較差,容易繼發各種嚴重感染。
影像學檢查
常見的影像學檢查包括靜脈注射腎盂檢查(IVP)、逆行性腎盂造影、CT檢查、磁共振成像(MRI)檢查等,均可以幫助醫生瞭解腎臟形態結構變化,從而輔助診斷該疾病。
此外,對於懷疑為尿毒症的人群,還需在專業醫生指導下完善心電圖、腦電圖、心臟彩色超音波等檢查,綜合分析後明確診斷。一旦確診為尿毒症,建議遵醫囑使用透析療法,比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方式延緩病情進展,提高生存品質。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