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單純的噁心感,並不伴隨其他症狀,則可能為生理因素所致。但如果還伴有嘔吐、腹瀉等症狀,則可能是由於消化系統疾病等病理因素導致。而尿毒症患者出現噁心感是否嚴重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
生理因素
若在進食時攝入較多寒涼或過於油膩的食物,可能會刺激胃腸道黏膜而導致噁心感,此時透過調整飲食即可緩解此現象,一般並不嚴重。建議日常生活中應避免食用上述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必要時可遵醫囑使用雙歧杆菌三聯活菌散調節胃腸功能。
病理因素
急性腸胃炎
由細菌或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發炎會刺激胃腸道黏膜,從而導致噁心感,還可伴有腹痛、發燒、腹瀉等症狀。通常情況下積極治療後可以治癒,因此病情並不是很嚴重。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阿莫西林(Amoxicillin)、希復欣敏(Cefixime)分散片等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同時配合舒腹達(Diosmectite)止瀉。
胃食道逆流
當胃內容物向食道逆流時,會對區域性造成刺激,也會產生噁心感,還可伴有燒心、吞咽困難、胸骨後疼痛等症狀。如果不及時治療則會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情況較為嚴重。確診後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奧美拉唑(Omeprazole)抑制胃酸分泌,或口服鋁碳酸鎂保護胃黏膜等方法進行治療。
慢性胃炎
是長期不良飲食習慣等因素引起的胃部炎症性疾病,在發炎因子反覆刺激下會導致噁心感,還會伴有食慾減退、上腹部不適、脹氣等症狀。如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多數預後良好,因此病情不算特別嚴重。但若是未得到及時治療,任其發展則比較嚴重,甚至會引起更嚴重的併發症。確診後需遵醫囑採取四聯療法進行根治,常用藥物有甲硝唑(Metronidazole)、檸檬酸鉀(Potassium Citrate)+次碳酸鉍(Bismuth)、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以及雷貝拉唑(Rabeprazole)等。
其他原因
此外,肝硬化、膽囊結石、胰臟炎、腦血管意外、高血壓、糖尿病、腎功能衰竭等原因也可能引發該症狀,均屬於較嚴重的情況,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並完善相關檢查,明確具體病因後再對因處理。
平時應注意合理飲食,盡量少吃生冷、辛辣、油膩的食物,以免加重噁心感的症狀。同時還應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有助於身體恢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