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尿毒症加重的病症較多,常見的有原發病沒有得到控制、治療不規範以及急性併發症等。建議患者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範化治療。
原發病沒有得到控制
如果患者的原發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則可能會導致病情進一步發展為尿毒症。例如糖尿病腎病的患者如果沒有積極使用二甲雙胍(Metformin)、醣祿(Acarbose)等降血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時,隨著疾病進展可逐漸出現腎臟損害而形成尿毒症;高血壓腎病的患者若血壓未達標或者未能遵醫囑規律服用纈沙坦(Valsartan)膠囊、厄貝沙坦(Irbesartan)等降壓藥,也可能由慢性期持續進展至尿毒症階段。另外,系統性紅斑狼瘡、B型肝炎相關性肝硬化等原因也可引起尿毒症,均與原發疾病的控制不佳有關。
治療不規範
當患有慢性腎絲球腎炎、痛風性腎病等腎臟疾病後,通常會採取血液透析的方式進行治療。但如果在開始透析的時候肌酐水平比較高,並且血鉀也較高,則容易影響身體代謝,從而增加尿毒症加重的風險。因此,此時需要將血鉀和肌酐水平降至安全範圍再開始透析,以降低其對身體的影響。
急性併發症
如高鉀血症、嚴重感染、心腦血管意外等情況,均可誘發或加重尿毒症的症狀,表現為呼吸困難、意識障礙等症狀。其中高鉀血症是指由於體內血清鉀過高引起的中毒表現,常見於慢性腎功能衰竭、少尿、無尿及應用大量賀爾蒙和利尿劑的患者。因為高鉀血症會引起心臟抑制、肌肉無力甚至心跳驟停的情況發生,所以需積極給予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改善電解質紊亂,必要時還需予以血液清潔治療。
此外,還可能與營養不良等因素有關。日常生活中應保持低鹽飲食,避免食用鹹菜、臘肉等含鹽量較高的食物,以免造成水鈉瀦留而加重水腫症狀。同時還要適當運動鍛鍊,但要避免劇烈活動,以防加重不適症狀。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