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時,在不同的階段、不同時期的用藥有所區別。通常情況下,早期沒有特殊藥物治療禁忌;進入維持性血液透析後,可能會出現抗凝藥等藥物治療的適應症。
前期
如果為急性腎傷害導致的尿毒症,或慢性腎臟病5-6期進展至尿毒症狀(uremic syndrome),一般無特殊的用藥禁忌。此時需根據患者的原發病因及臨床表現選擇相應的藥物,如利尿劑呋塞米(Furosemide)可引起電解質紊亂,故需要在使用前和治療過程中監測血鉀濃度,必要時補充生理食鹽水溶液改善低血鉀的情況。
後期
抗生素類藥物
由於長期進行血液透析會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若未注意防護易發生感染,因此應避免應用氨基糖苷類、喹諾酮類抗菌作用較弱的抗生素,建議選用頭孢菌素(Cephalosporins)類、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Tazobactam)等廣譜抗生素。
抗高血壓藥物
常用的降壓藥物包括鈣離子拮抗劑硝苯地平(Nifedipine)、血管張力素轉化酵素抑制劑(ACEI)卡托普利(Captopril)等,以及β感受器阻滯劑酒石酸鹽美托洛爾(Metoprolol Tartrate)等,應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以控制好血壓水平。
抗凝藥物
主要適用於長期臥床、行動不便且伴有高凝狀態的患者,常見的藥物有拜瑞妥(Rivaroxaban)、可化凝錠(Warfarin sodium)等,但應注意觀察有無出血傾向。
其他
對於糖尿病腎病合併尿毒症者,常用降糖藥物包括胰島素製劑、二甲雙胍(Metformin)等,可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酌情調整劑量。另外,還可遵醫囑服用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來鹼化尿液,預防高磷血症的發生。
尿毒症患者平時要注意休息,定期複查,並嚴格遵循醫囑正確使用藥物,不可盲目自行加減量或者停用藥物,以免影響病情恢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