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患者存在泌尿道感染導致的尿毒症,需要積極進行抗感染治療。在臨床上引起尿毒症的原因較多,如慢性腎絲球腎炎、糖尿病腎病等,因此想要預防尿毒症復發以及出現發燒的情況,應針對不同的病因採取相應的措施。
尿毒症復發
慢性腎絲球腎炎
對於慢性腎絲球腎炎引起的尿毒症,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勞累、受涼,以免加重病情。同時還要注意飲食護理,以低鹽飲食為主,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g,並且建議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補充維他命C,從而增強身體抵抗力。此外,還應該遵醫囑使用百令膠囊、黃葵膠囊等藥物保護腎臟,或透過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腎臟移植等方式延緩疾病進展。
糖尿病腎病
此類情況引起的尿毒症,在控制血糖的同時,還需要服用降蛋白酶藥物,比如利欣諾普(Lisinopril)、壓速利錠(Fosinopril)等。必要時可以透過腎臟替代治療,也就是腹膜透析或者血液透析來維持生命。
高血壓腎病
如果是由於長期高血壓沒有得到良好的控制所造成的尿毒症,平時要注意監測血壓變化,將血壓控制在合理範圍之內,可降低尿毒症復發的機率。常用的降壓藥有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呋塞米(Furosemide)等,也可應用卡托普利(Captopril)、酒石酸鹽美托洛爾(Metoprolol Tartrate)等。
其他因素
除上述常見原因外,系統性紅斑狼瘡、過敏性紫斑等原因也可能會引發尿毒症,通常可以按照原發性疾病來進行處理,例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可遵醫囑應用普賴鬆(Prednisone)、Methotrexate ( MTX )等藥物進行治療;過敏性紫斑患者可遵醫囑應用布洛芬(Ibuprofen)、環磷醯胺片等。
發燒
若是因為細菌或病毒感染造成尿毒症,則需要注意保暖,根據天氣增減衣物,適當增加運動鍛鍊,提高自身免疫力。還可遵醫囑應用抗生素類藥物,如阿莫西林(Amoxicillin)、希復欣敏(Cefixime)分散片等,嚴重者需配合醫生採用青黴素G(Penicillin G)、更昔洛韋(Ganciclovir)等藥物進行輸注治療。
尿毒症是各種晚期腎病發展到後期的最終結果,常表現為少尿、無尿等症狀,此時患者的血容量相對較低,容易發生電解質紊亂及酸鹼失衡等情況,所以一旦確診為尿毒症,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並積極配合醫生進行針對性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