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血尿、蛋白尿等腎臟病病史的患者,或者既往存在心腦血管疾病需要透析治療的患者,懷疑可能存在尿毒症時,可以進行血液檢查、尿液檢查、腎功能檢測、超音波心動圖或胸部X光檢查。必要時還可以做腹膜穿刺,以明確診斷。
體格檢查
醫生透過叩診雙下肢可以判斷是否存在水腫,並且可以透過眼瞼以及顏面部的色澤來大致判斷患者的營養狀態,如出現蒼白、無光澤時,則提示可能缺鐵而患有尿毒症。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
可發現貧血和出血傾向,前者由於造血功能低下所致,後者與凝血機制障礙有關。
尿常規
可見大量蛋白尿、尿沉渣紅血球及白血球,有助於早期腎小球疾病的診斷。
腎功能檢測
包括肌酐清除率測定、尿素氮測定、內生性肌酐測定等,其中肌酐清除率是反映近2-3日腎小球濾過功能情況的指標,如果肌酐清除率<10ml/min則為慢性腎衰竭;若肌酐清除率為10-19ml/min,則定義為CKD(慢性腎臟病) 2期;當肌酐清除率在10-5ml/min時,則定義為慢性腎臟病3期;當肌酐清除率<10ml/min時,則定義為慢性腎臟病4期,此時就可判定為尿毒症。
4. 血清β2微球蛋白和血清視黃醇結合蛋白:這兩種物質不受飲食影響,在正常情況下其數值較低,但尿毒症患者因腎功能受損而導致這兩項升高,故可用於輔助診斷。
影像學檢查
超音波心動圖
可顯示心臟各房室大小、大動脈根部形態和位置、左室流出道結構、肺靜脈、房室瓣逆流程度等情況,從而幫助判斷是否有心臟衰竭的情況發生。
胸部X光片
可觀察到兩肺紋理增多、模糊,呈網狀,偶見點片狀陰影及胸膜滲出液,還可表現為心電圖異常,如右心增大徵象等。
其他檢查
可行腹膜穿刺瞭解滲透壓情況,也可行電解質檢查,明確體內是否出現高鉀血症等問題。
以上各項檢查結果都對確診尿毒症有一定的作用,一旦確診應積極遵醫囑接受藥物或手術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