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發展為尿毒症的時間長短不一,短則數年,長則20-40年。如果患者積極治療原發疾病,並遵醫囑應用藥物或手術進行對症處理,則可能不會進展至尿毒症階段。
腎病發展為尿毒症的時間長短不一,短則數年,長則20-40年。如果患者積極治療原發疾病,並遵醫囑應用藥物或手術進行對症處理,則可能不會進展至尿毒症階段。
腎病是一類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腎臟結構和功能的異常改變,包括慢性腎絲球腎炎、糖尿病腎病等。而尿毒症是由於各種晚期的腎臟疾病發展到後期,出現嚴重的腎臟損害,導致代謝產物在體內瀦留,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失調所出現的一系列併發症的總稱。
若患者的病情較輕,如僅有輕微水腫、高血壓等情況,且積極配合醫生使用利尿劑,如呋塞米(Furosemide)、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等,以及血管張力素轉化酵素抑制劑(ACEI),如益壓穩(Enalapril)、貝那普利(Benazepril)等,或者鈣通道阻滯劑,如硝苯地平(Nifedipine)、尼莫地平(Nimodipine)等藥物治療時,通常可以延緩甚至阻止腎病向尿毒症的發展。
但如果患者未及時進行干預,任由病情逐漸加重,此時可能會較快發展為尿毒症。因為隨著疾病的不斷發展,腎單位會不斷減少,最終會導致腎臟失去全部的功能,從而無法排出體內的毒素和廢物,進而引起尿毒症的發生。
因此,建議存在腎病的患者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以免延誤病情。此外,對於已經確診為尿毒症狀(uremic syndrome)的患者而言,需嚴格按照醫生指導定期複診,以便於瞭解病情變化情況。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