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並沒有專門用來防治腎病、拯救尿毒症的藥物。腎病泛指發生於腎臟的各種病變,常見疾病型別有急性腎絲球腎炎、慢性腎功能衰竭等,而尿毒症是各種晚期腎病發展到後期的嚴重階段。建議患者及時就診,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利尿劑、抗生素類、降壓藥、促紅血球生成素感受器激動劑、抗貧血藥物等進行治療。
利尿劑
1.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可以抑制遠端曲管對鈉的重吸收,並增加水的排出,從而發揮利尿作用,可用於緩解水腫的情況。
2.呋塞米(Furosemide):可抑制近端髓襻對鈉和氯的重吸收,使原尿中的電解質含量變化較小,從而降低髓內壓力,用於預防或減輕高血壓及心臟衰竭。
3.螺內酯(Spironolactone):透過拮抗醛固酮的作用,促進排鈉、排水,從而達到利尿的效果,適用於輕度蛋白尿且伴有水腫或高血壓者,以及男性患者隱睪症或女性患者多囊卵巢症候群的輔助治療。
託拉塞米
屬於強效利尿藥,能選擇性地抑制近曲小管對鈉離子和氯離子的重吸收,增加尿量,降低體內水分,常用於治療單純性水腫、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腎功能衰竭少尿期患者的水電解質平衡失調情況。
抗生素類
如果出現繼發感染的問題,則需要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Amoxicillin)、希復欣敏(Cefixime)分散片等抗生素類藥物控制病情進展。
降壓藥
由於存在血壓升高可能會引起腎灌注不足,進而加重病情的問題,故在明確診斷後需積極遵醫囑服用纈沙坦(Valsartan)氨氯地平片、可普諾維膜衣錠(Irbesartan+Hydrochlorothiazide)等降壓藥進行治療,以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
四、促紅血球生成素感受器激動劑
如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該藥物能夠刺激骨髓造血系統生成更多的紅血球,改善腎病所引起的缺鐵性貧血問題,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
抗貧血藥物
若伴隨嚴重的低蛋白血症,必要時還需搭配口服司坦唑醇(Stanozolol)這類類固醇,或者靜脈注射複合丙酸貝他每松(Betamethasone)注射液、普賴鬆(Prednisone)等藥物改善症狀。
此外,部分中成藥也有一定療效,比如金水寶膠囊、黃葵膠囊等,但用藥前一定要諮詢專業醫師,切勿自行盲目加減劑量或延長療程。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