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引發的尿毒症通常指慢性腎衰竭導致的尿毒症。此時患者需要進行血常規、C反應蛋白(CRP)等檢查明確病因,並根據病情進展程度以及是否存在併發症等情況給予針對性治療。
原因
如果存在原發性腎臟疾病或繼發性腎臟損害,可逐漸發展為慢性腎衰竭而誘發尿毒症。此外,若因長期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礎病未得到良好控制,引起全身微血管硬化,則可能累及到腎臟,進一步加重則可能導致尿毒症的發生。
治療
一般治療
包括營養支援和改善貧血,如適當增加優質蛋白質攝入量,減少含磷食物的攝入,以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態並減輕腎臟負擔;同時注意補充鐵劑、葉酸、維他命B12等造血原料,促進紅血球生成,緩解貧血症狀。
對症處理
對於出現代謝性酸中毒者,需遵醫囑靜脈注射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改善酸鹼平衡失調的情況。而對於出現水鈉瀦留者,還可使用呋塞米(Furosemide)利尿消腫,降低心臟前後負荷。
誘因治療
積極治療原發病是防治慢性腎衰竭的關鍵措施。如針對慢性腎絲球腎炎所致的慢性腎衰竭,可遵醫囑應用纈沙坦(Valsartan)氨氯地平片、貝那普利片等藥物抑制RAS系統,聯合他克莫司(Tacrolimus)、環孢素(Cyclosporine)等免疫抑制劑進行治療。而對於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腎衰竭,應嚴格控制血糖水平,必要時予以胰島素製劑進行降糖治療。
腎臟替代治療
當慢性腎衰竭進入終末期即尿毒症狀(uremic syndrome)時,常需採取腎臟替代療法來維持內環境穩定,常用方法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以及腎臟移植等。
其他
還需加強口腔護理,預防壓瘡、肺部感染、肌肉萎縮等併發症的發生。
日常生活中,尿毒症患者應注意保持低鹽飲食,避免食用鹹菜、臘肉等醃製類食物,以免造成血壓升高而影響預後。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