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怎麼治好尿毒症患者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7
中藥治療不能使尿毒症患者的腎臟功能恢復正常,但可以透過藥物進行對症處理。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具有利水、排鈉等作用的中草藥或方劑,以減輕尿毒症所引起的水腫症狀,並延緩病情進展。

中藥治療不能使尿毒症患者的腎臟功能恢復正常,但可以透過藥物進行對症處理。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具有利水、排鈉等作用的中草藥或方劑,以減輕尿毒症所引起的水腫症狀,並延緩病情進展。

中草藥

黃耆

味甘,性微溫,歸肺、脾經,具有補氣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的功效,適用於緩解尿毒症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腫等症狀。

茯苓

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溼、健脾、寧心的功效,可以用於改善小便不利的症狀。

車前子

味甘、寒,入肝、腎、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通淋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小便不利、水腫脹滿、暑溼瀉痢、石淋澀痛等情況。

其他

如冬瓜皮、玉米鬚、大腹皮等也可用於輔助治療尿毒症,其中冬瓜皮有利尿消腫的功效,可促進體內多餘水分排出;玉米鬚有一定程度的利尿作用,對於消除水腫有一定幫助;大腹皮可行氣寬胸,常與玉米鬚配伍使用。

方劑

五苓散

由豬苓、茯苓、肉桂、白朮、澤瀉組成,具有溫陽化氣、利溼行水的功能,主要用於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因此可用其來調理因慢性腎衰竭發展至尿毒症狀(uremic syndrome)而出現的上述情況。

八正湯

主要成分為車前子、萹蓄、川木通、瞿麥、梔子、滑石、山梔仁、大腹皮,有益腎降火、利水通淋之功,適用於治療小便短赤、癃閉、淋瀝灼痛等症狀,因此亦可用於調理尿毒症的情況。

其他方法

若尿毒症患者伴有明顯的高血壓表現,則需遵醫囑服用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呋塞米(Furosemide)等藥物進行治療。另外,如果存在高鉀血症,還需及時改善電解質紊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呋塞米(Furosemide)、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等藥物進行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中藥治療僅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無法徹底治癒疾病。建議尿毒症患者積極前往醫院就診,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以免延誤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