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血壓異常:高血壓與低血壓的管理與干預

分類: 健康百科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11.27
本文介紹了血壓異常的情況,其中包括高血壓和低血壓。前者是收縮壓大於140mmHg或舒張壓大於90mmHg,後者則是收縮壓小於90mmHG或舒張壓小於60mmHg。對於高血壓,可透過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來管理,而對於低血壓,則需關注體位變化並採取措施提高血壓。

血壓異常是什麼意思

血壓異常主要是指在測量血壓的時候,其數值不在正常的範圍內。通常超過了正常的範圍稱為高血壓。而低於正常範圍稱為低血壓,建議及時就診心血管內科,在醫生指導下明確病因後治療。具體如下:

高血壓

血液在血管當中流動的時候,對血管壁造成的壓力值高於了正常的範圍,通常是收縮壓大於140mmHg或舒張壓大於90mmHg。通常是由於腎絲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更年期症候群、主動脈瓣關閉不全、腦外傷等疾病導致的血壓升高症狀。除此以外,高鈉低鉀飲食、肥胖、過量飲酒、長期精神緊張等也會誘發血壓的升高。在臨床上會出現頭痛、疲倦、心律不整、心悸、耳鳴等不適症狀。若達到了高血壓危象,也就是收縮壓大於180mmHg,舒張壓大於120mmHg的時候,可能會發生腦中風,而引起視野模糊、意識喪失等不適症狀。高血壓患者在確診以後,可以遵醫囑口服硝苯地平(Nifedipine)、舒壓寧(Metoprolol)、氯沙坦鉀(Losartan potassium)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卡托普利(Captopril)等降壓藥物治療。同時還需要規律的監測血壓,並定期複查調整用藥。

低血壓

低血壓是指血壓低於正常的水平,通常是成年人上肢動脈血壓低於90/60mmHg。臨床上會出現頭昏、昏厥、視野模糊、噁心等症狀。通常是由於甲狀腺疾病、心臟疾病和內分泌疾病、體位改變、妊娠期等因素導致的血壓降低。老年低血壓患者建議每天早上起來以後多喝一些淡鹽水,能夠使身體組織間隙的水分進入血液當中,從而增加血容量,有助於血壓的控制。平時需要做適當的運動。比如彎腰及緊繃肌肉等,從而改善神經和血管的調節功能,有助於減少姿勢性低血壓的發作。同時可以遵醫囑口服氫化可體松(Hydrocortisone)、邁妥林(Midodrine)、醣祿(Acarbose)等藥物治療,能夠起到維持血容量、防止血管擴張、收縮血管的作用,從而能夠升高血壓,防止低血壓的發作。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