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出現腰部長疙瘩的情況比較少見,可能是由於毛囊炎、帶狀皰疹、皮膚纖維瘤等疾病引起。但也有可能是淋巴結腫大、皮下脂肪增生或腫瘤導致的,建議及時就醫明確診斷。
原發性疾病因素
毛囊炎
如果尿毒症患者的抵抗力下降,可能會誘發細菌感染,從而引發區域性發炎反應,可表現為腰部單個或者多個紅色丘疹,並伴有疼痛症狀。可以遵醫囑使用紅黴素(Erythromycin)軟膏、褐黴素乳膏(Fusidic Acid Cream)等藥物進行治療。
帶狀皰疹
通常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具有一定的潛伏期,在發病早期會在皮膚表面出現不規則的小水泡,而且還會伴隨瘙癢的症狀。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阿昔洛韋(Acyclovir)劑以及利巴韋林(Ribavirin)等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
皮膚纖維瘤
屬於一種良性的病變,可能與蚊蟲叮咬或者是外傷等因素有關,會導致區域性出現高於正常組織的硬結節,通常會位於四肢部位。若無明顯不適感,則無需特殊處理,必要時可透過手術切除的方式進行治療。
其他原因
如痤瘡、蕁麻疹等,也可能引起上述情況,需注意鑑別。以痤瘡為例,常因內分泌失調、油脂分泌過多等因素所致,會出現粉刺、丘疹等症狀,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外用A酸、過氧苯甲醯凝膠等藥物進行治療。
繼發性原因
淋巴結腫大
當尿毒症患者發生免疫系統紊亂時,可能導致體內有細菌、病毒或其他病菌侵入,而使周圍淋巴結異常增大,一般可以透過靜脈注射抗生素類藥物緩解,比如希復欣敏(Cefixime)顆粒、可樂必妥(Levofloxacin)等。
皮下脂肪增生
主要是因為長期營養過剩所造成的,會造成身體肥胖和血脂升高,也會在區域性形成凸起樣的疙瘩。對於體積較小者,大多不需要治療;但如果影響美觀,也可透過微創手術的方式進行切除。
腫瘤
若是存在惡性腫瘤,也可能會造成這種情況出現,但此種情況較為罕見。對此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確診後根據病情積極治療。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換洗內褲,避免加重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