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急慢性腎衰竭進入終末期的臨床症候群,此時腎臟功能嚴重受損,無法維持正常代謝和生理內環境穩定。常見的併發症主要有心血管疾病、營養不良、貧血、酸鹼失衡與電解質紊亂等,需要積極進行治療,並且做好相關護理工作。
常見併發症
心血管疾病
由於尿毒症患者存在高凝狀態、血管硬化等情況,可導致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率增加,如高血壓、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臟病、心臟衰竭等。需遵醫囑使用降壓藥、調脂藥以及抗凝藥物等控制病情進展,如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亞托瓦斯坦丁(Atorvastatin)、可化凝錠(Warfarin sodium)等。
營養不良
由於尿毒症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長期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日常生活中應給予充足的熱量、低蛋白飲食、補充適量脂肪和必需胺基酸,必要時靜脈補充葡萄糖注射液、複合氨基酸注射液等,以改善症狀。
貧血
主要是因為紅血球生成素減少、造血原料缺乏或利用障礙等原因所致,主要表現為面色蒼白、乏力等症狀。一般建議遵醫囑應用鐵劑、葉綠素製劑、促紅血球生成素等改善貧血,若效果不佳,則考慮為血紅素鐵補充,常用藥物有琥珀酸鐵(Ferrous Succinate)緩釋片等。
酸鹼失衡與電解質紊亂
由於尿毒症患者腎臟調節酸鹼平衡能力下降,體內多餘的鉀、磷排出受阻,可能導致代謝性酸中毒、高鉀血症、高磷血症等問題。對於代謝性酸中毒者而言,需調整飲食結構並口服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等藥物予以緩解。而高鉀血症者則可能引起心臟抑制、肌無力甚至心跳驟停等,需及時進行血液清潔治療,避免加重傷害。另外,還可能出現低鈣血症、低鎂血症、低血壓、代謝性鹼中毒等異常情況,均需根據具體表現選擇補鈣、補鎂、升血壓、糾酸等處理措施。
預防措施
在平時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休息,不要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同時還要加強營養物質的攝入,多吃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比如雞蛋、牛奶、瘦肉等,能夠補充身體所需要的多種營養元素,幫助身體健康。如果患有原發性疾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採取針對性治療措施,以免延誤病情,發展為尿毒症。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