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出現脈搏低的情況時,通常提示患者的血容量不足或存在心臟衰竭等情況。此時需要及時明確原因,並針對不同的病因進行治療,如補充血容量、強心利尿等。
血容量不足
積極補液
如果由於長期的血液丟失或者攝入量不足導致血容量不足,可以給予均衡鹽溶液(BBS)、葡萄糖注射液以及全血等液體進行積極地補充,以維持正常的循環血量和血壓水平,從而保證心臟的供血功能正常執行。
應用血管活性藥物
若為慢性腎臟病失衡症候群導致的尿毒症患者脈搏較低,常表現為周圍循環灌注不良,可使用重組人利鈉肽原激活劑、醋酸正腎上腺素注射液等藥物擴張靜脈血管,增加靜脈迴流,改善血液循環狀態。
其他方法
對於尿毒症合併心臟衰竭的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呋塞米(Furosemide)、螺內酯(Spironolactone)等利尿藥減輕心臟前負荷,同時聯合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緩解心臟衰竭的症狀。
心臟衰竭
強心利尿
部分尿毒症併發心臟衰竭的患者會出現脈搏較低的現象,主要是由於體液瀦留而導致的心臟負擔加重所致,此時需遵醫囑使用洋地黃類強心藥物,如毛地黃(Digoxin)等,還可配合口服呋塞米(Furosemide)、螺內酯(Spironolactone)等利尿藥,促進體內多餘水分排出,減輕心臟負擔。
控制水納瀦留
在尿毒症的基礎上合併心臟衰竭時,容易出現水鈉瀦留而引起肢體水腫,此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纈沙坦(Valsartan)膠囊、氨苯蝶啶(Amiloride)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等降壓藥物,促使身體內的水分隨尿液一起排出,進而達到消腫的目的。
飲食護理
日常生活中應限制食物中的蛋白質、磷離子及水分的攝入,以免增加腎臟代謝負擔,還需注意避免食用醃肉、鹹菜等含鈉較高的食物,以免因水鈉瀦留而加重水腫症狀。
規律生活作息
建議此類患者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熬夜、劇烈運動等行為,同時還應注意保暖,避免受涼感冒後引發咳嗽等症狀,否則可能會影響心肺功能,使病情進一步加重。
此外,還可能是由於尿毒症透析不充分等原因導致,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相關檢查,必要時更換新的透析方案,以延緩疾病進展。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