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升高是不是尿毒症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7
引起肌酐升高的原因較多,並不一定是尿毒症。臨床上可以導致肌酐升高的因素有生理情況和病理情況,其中病理情況包括腎後性因素、腎性因素、藥物性因素以及內分泌疾病等。

引起肌酐升高的原因較多,並不一定是尿毒症。臨床上可以導致肌酐升高的因素有生理情況和病理情況,其中病理情況包括腎後性因素、腎性因素、藥物性因素以及內分泌疾病等。

不是尿毒症的情況

生理性因素

如高蛋白飲食、劇烈運動、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及血管緊張素Ⅱ感受器拮抗劑類的藥物等因素,均可能導致血中的肌酐出現波動而升高。此時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去除上述影響因素以後再複查即可。

功能性因素

由於腎臟本身的功能出現問題,但並沒有結構上的改變所引起的肌酐升高,通常也不考慮是尿毒症所致。

可能是尿毒症

腎後性因素

主要是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的雙側輸尿管阻塞或者是尿路結石等原因,造成尿液無法排出,在腎臟形成逆流,則會導致肌酐增高,解除阻塞的因素以後,肌酐會恢復正常。

腎性因素

主要包括急性或慢性腎絲球腎炎、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等各種原發性的腎小球疾病,或者繼發於全身系統疾病的腎損害,比如狼瘡腎、乾燥症候群腎損害等等,這些原發病都會對患者的腎功能產生嚴重的影響,從而導致肌酐升高至尿毒症的水平。

藥物性因素

部分患者可能服用了某些影響腎功能的藥物,如健大黴素(Gentamicin)、鏈黴素(Streptomycin)等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也可能使身體處於高分解的狀態而導致肌酐升高,停用此類藥物後可逐漸恢復。

內分泌疾病

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皮質醇增多症等,均可因體內代謝率增加而導致肌酐升高,甚至有可能達到尿毒症的水平,需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綜上所述,如果發現肌酐升高,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並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若確診為尿毒症則需要積極遵醫囑進行針對性治療,以免延誤病情。此外,對於已經確診尿毒症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還應注意限制水分與鹽分攝入,避免加重水腫、高血壓等症狀。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