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高血壓是不是尿毒症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7
腎病引起的高血壓不一定為尿毒症。腎病可以引起繼發性高血壓,如慢性腎絲球腎炎、糖尿病腎病等,此時通常不是尿毒症;而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嗜鉻細胞瘤造成的腎上腺功能異常,也可以導致腎病合併高血壓的情況,但屬於急進型高血壓,可能會發展成尿毒症。

腎病引起的高血壓不一定為尿毒症。腎病可以引起繼發性高血壓,如慢性腎絲球腎炎、糖尿病腎病等,此時通常不是尿毒症;而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嗜鉻細胞瘤造成的腎上腺功能異常,也可以導致腎病合併高血壓的情況,但屬於急進型高血壓,可能會發展成尿毒症。

可能不是尿毒症

慢性腎絲球腎炎

如果患者患有慢性腎絲球腎炎,病情遷延不愈,並且有持續進展的趨勢,可逐漸出現高血壓、低蛋白血症等情況,甚至最終會發展成為尿毒症。但如果患者的疾病處於早期階段,或經過積極治療後控制良好,則可能不會發展到尿毒症。

糖尿病腎病

如果存在糖尿病,血糖長期升高會導致腎臟血管發生硬化,從而造成腎病以及高血壓的發生。若能夠早發現、早診斷並進行有效治療,一般預後較好,也可能並不會發展至尿毒症。

可能是尿毒症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

由於各種原因使身體分泌過多的醛固酮,會造成體內水鈉瀦留、電解質紊亂及血壓增高,嚴重時會引起心臟衰竭、肺水腫、腦出血等併發症,如果不及時治療則有可能發展為尿毒症。

嗜鉻細胞瘤

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腫瘤,發病機制尚不清楚,與基因突變有關,常會出現血壓驟然升高的情況,可能導致視網膜動脈破裂、失明等症狀,如果沒有及時治療,也有可能會發展為尿毒症。

對於腎病所引起的高血壓,在患病期間需要遵醫囑服用降壓類藥物來改善,比如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或者呋塞米(Furosemide)等,從而使血壓保持在穩定狀態。同時還需要定期去醫院做複查,密切關注身體狀況,防止病情加重。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