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衰到尿毒症是什麼病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7
腎衰竭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的腎臟功能下降、代謝產物瀦留、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失調而出現的一系列臨床症候群。根據慢性腎衰竭的不同階段可分為代償期、失代償期和尿毒症狀(uremic syndrome),其中尿毒症狀(uremic syndrome)即為終末期腎病,是慢性腎衰竭的最終轉歸。

腎衰竭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的腎臟功能下降、代謝產物瀦留、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失調而出現的一系列臨床症候群。根據慢性腎衰竭的不同階段可分為代償期、失代償期和尿毒症狀(uremic syndrome),其中尿毒症狀(uremic syndrome)即為終末期腎病,是慢性腎衰竭的最終轉歸。

病因

急性因素

如急性鏈球菌感染後腎炎、狼瘡性腎炎、梗阻性腎病等,可導致患者短期內出現急性腎傷害,從而引發急性腎衰竭的情況。

慢性因素

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慢性間質性腎炎、慢性腎絲球腎炎等,由於長期慢性損害可使患者的腎臟結構受到破壞,功能逐漸減退,進而發展至尿毒症狀(uremic syndrome)。

症狀

胃腸道不適

由於毒素在體內不斷堆積,會出現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並且隨著病情進展還會表現為腹脹、腹瀉等情況。

血液系統異常

主要表現為貧血,嚴重者還可能會引起心臟衰竭或肺水腫。

神經系統改變

部分患者會表現為情緒易激動、譫妄,甚至昏迷等情況。

呼吸系統受損

當大量有毒物質無法排出時,會造成身體缺氧以及電解質紊亂,繼而表現為呼氣深長、口唇發紺、咳嗽、咳痰、胸悶、少尿等症狀。

心血管系統受累

常表現為血壓升高、心律不整、心肌收縮減弱、心包膜積水等,嚴重者還會發生心室顫動或者死亡。

其他方面

隨著病情進一步加重,還可伴有乏力、反應遲鈍、思維昏亂、頭暈眼花、四肢肌肉痙攣、腱反射亢進、腸鳴音消失、體溫降低、血糖升高等表現。

治療

對症支援治療

包括控制水鈉攝入量、應用利尿劑、改善酸中毒、補鉀與排鉀、營養支援等方面。

原發病治療

針對不同型別的原發病採取相應的藥物或手術治療措施,以延緩疾病進展。

腎臟替代治療

對於血清肌酐水平≥70μmol/L或者是有明顯症狀者,應進行腎臟替代治療,常用的模式有單純血液透析、規律血液透析與非規律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以及腎臟移植。

此外,在臨床上需注意避免濫用中藥,以免增加腎衰竭的發生風險。同時還要定期隨診複查,以便於及時發現異常情況並予以處理。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