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患者出現代謝性酸中毒、高鉀血症等異常情況,並且持續時間較長,可能會導致身體多器官受到傷害而發展為尿毒症。另外,如果患者存在慢性腎絲球腎炎、糖尿病腎病等原發病,則更容易進展至尿毒症。
非疾病因素
如果患者在短時間內大量進食富含鉀元素的食物或藥物,如香蕉、緩釋鉀(Potassium chloride)等,或者由於劇烈嘔吐、腹瀉等原因丟失大量的水分和電解質,此時可導致血液中鉀離子升高,進一步引起腎臟排鉀功能障礙而導致高鉀血症的情況發生。若不及時改善,可能導致心肌細胞壞死,甚至會危及生命,從而引發尿毒症。
疾病因素
慢性胃腸道疾病
例如慢性消化系統疾病中的幽門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腸病等,此類疾病會導致患者的營養吸收能力下降,長期以往會造成低蛋白血症的出現,進而影響到膠體滲透壓,使體內水分瀦留,造成水腫、高血壓等情況的發生,嚴重時還會誘發心臟衰竭以及尿毒症等併發症。
心血管疾病
例如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臟病、主動脈剝離、高血壓等,這些疾病會使心臟負擔加重,如果不及時治療,隨著病情的發展可能累及多個臟器,最終會引起多器官受損,其中對腎臟的損害較為明顯,容易逐漸發展成為尿毒症。
內分泌疾病
例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肢端肥大症、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等,這類疾病的出現不僅會對全身各個組織器官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而且也會累及到腎臟部位,長時間如此就會慢慢形成尿毒症。
其他疾病
當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關節炎、硬皮病、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等疾病時,也有可能會因為身體免疫反應失調,繼而對腎臟產生損害,如果沒有及時進行干預處理,就有可能會出現尿毒症的現象。
此外,還可能是由遺傳性疾病、骨髓增生性疾病、惡性腫瘤等所致,建議積極前往醫院就診檢查予以明確。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