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無力、沒勁的患者可以服用促紅血球生成素類藥物、鈣劑、鐵劑等進行治療。如果出現電解質紊亂的情況,則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降鉀藥物、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等進行治療。
原發病治療
促紅血球生成素類藥物
由於尿毒症患者的腎臟功能受損嚴重,導致體內產生促紅血球生成素減少,從而引起貧血症狀,表現為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此時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或透過靜脈輸注以補充體內的促紅血球生成素,進而改善血紅素濃度和含量,緩解相關不適症狀。
鈣劑及鐵劑
若存在缺鐵性貧血時,可遵醫囑應用琥珀酸亞鐵(Ferrous Succinate)、延胡索酸亞鐵(Ferrous fumarate)等補鐵藥物改善貧血狀態;當身體存在低鈣血症時,需遵醫囑予以葡萄糖酸鈣、醋酸鈣膠囊等藥物治療。
對症治療
降鉀藥物
如呋塞米(Furosemide)、布美他尼(Bumetanide)等,降低血液中的鉀離子水平,避免因高鉀而加重病情。
2.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部分尿毒症患者會出現代謝性鹼中毒的症狀,表現為肌張力減退、四肢軟弱無力等,此時可透過口服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來中和過量排出的二氧化碳,從而減輕上述症狀。
其他藥物
若出現血糖升高的情況,還需遵照醫囑應用降糖藥物控制血糖,如二甲雙胍(Metformin)、醣祿(Acarbose)等。同時還需要配合口服利尿劑,比如呋塞米(Furosemide)、螺內酯(Spironolactone)等,防止心臟衰竭等情況發生。
抗感染藥物
對於長期臥床的尿毒症患者而言,容易合併肺部感染以及壓瘡等問題,此時應在醫生指導下給予抗生素藥物治療,例如希復欣敏(Cefixime)分散片、紅黴素(Erythromycin)等。另外還要注意保持皮膚清潔乾燥,勤翻身拍背,並定期吸痰處理。
透析治療
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在專業醫生操作下進行腹膜透析或者血液透析,能夠有效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和毒素,還可糾正水電解質失衡、酸鹼平衡失調等情況,幫助提高生存品質。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