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炎在臨床上是指包皮龜頭炎,是由於包皮損傷、細菌感染或真菌感染等,引起的包皮和陰莖頭炎症,可以透過清潔衛生、消毒、抗細菌感染和抗真菌感染、減少摩擦等方法來治療。
包皮炎在臨床上是指包皮龜頭炎,是由於包皮損傷、細菌感染或真菌感染等,引起的包皮和陰莖頭炎症,可以透過清潔衛生、消毒、抗細菌感染和抗真菌感染、減少摩擦等方法來治療。

清潔衛生
包皮過長或者包莖的患者,存在大量包皮垢,容易引起包皮龜頭炎,應該每天進行清洗,保持包皮腔內衛生清潔,可以選用溫水,並且要選用合適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或使用碘伏擦拭包皮腔,以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
消毒
用碘伏對包皮及龜頭部位進行消毒,防止包皮垢堵塞包皮腔,從而加重病情。
抗細菌感染和抗真菌感染
如果是細菌感染引起的包皮龜頭炎,可以區域性塗抹紅黴素軟膏、莫匹羅星軟膏等,同時可以口服抗生素藥物,如希復欣敏(Cefixime)片、阿莫西林膠囊等。如果是由於真菌感染引起的包皮龜頭炎,可以外用硝酸咪康唑乳膏、克黴唑軟膏等,同時可以口服伊曲康唑膠囊等藥物。如果是由於支原體感染引起的包皮龜頭炎,可以服用阿奇黴素片、鹽酸多西環素片等藥物進行治療。如果是過敏引起的包皮龜頭炎,可以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膚立康乳膏(Mometasone)等進行治療。
減少摩擦
包皮龜頭炎治療期間要盡量減少陰莖的摩擦,避免用肥皂或其他刺激性洗浴用品洗滌。
建議包皮龜頭炎患者前往醫院泌尿外科就診,由醫生進行視診、觸診檢查,明確具體病情後指導治療。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