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患者已經明確診斷為尿毒症,通常需進行對症治療和對因治療。對症治療包括改善水、電解質平衡紊亂、酸鹼失衡以及營養支援等,而針對不同的病因,則有不同的針對性治療方法。
對症治療
1.改善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由於尿毒症患者存在嚴重的腎功能不全或尿量減少的情況,常會導致水電解質代謝失調和酸鹼平衡失調,因此在積極給予血液透析的同時,還要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及時補充鉀、鈉、鈣、磷、鎂等離子,並且要維持體內正常的酸鹼度,以免出現高鉀血症、低血鈉症、低鈣血症等情況。
營養支援
對於長期處於透析狀態的患者而言,其胃腸道消化吸收能力較差,故應適當增加優質蛋白質,如瘦肉、牛奶等,並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以補充維生素,同時注意補充葉綠素、多種微量元素等。
抗感染
若患者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時,應及時應用抗生素控制發炎反應,常用的藥物有盤尼西林類、頭孢菌素(Cephalosporins)類等,同時還可配合使用類固醇來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從而減輕患者的症狀。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由於尿毒症患者容易併發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遵醫囑服用阿斯匹靈(Aspirin)、克隆皮得格(Clopidogrel)等藥物進行抗凝治療,必要時還需採取手術介入治療的方式來進行處理。
對因治療
原發性腎臟病因素
如果是由於患有慢性腎絲球腎炎所引起的尿毒症,在早期一般無明顯臨床症狀,但隨著病情的發展可能會引起少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等症狀。此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氨氯地平(Amlodipine)、纈沙坦(Valsartan)膠囊等降壓藥進行治療,必要時也可採用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等方式進行治療。
繼發性腎臟病因素
若是由於糖尿病、系統紅斑狼瘡等因素所致的尿毒症,通常可以遵照醫囑服用二甲雙胍(Metformin)、普賴鬆(Prednisone)等藥物進行治療。如果透過上述方法無法得到改善,則需要考慮採取腎臟移植術進行治療。
建議尿毒症患者平時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還應定期到醫院複查,瞭解身體恢復情況。另外,若期間出現其他不適症狀,也應及時告知醫生並進行相關處理。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