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通常會出現少尿或無尿的情況,但也有部分患者可以出現多尿表現。尿毒症是急慢性腎衰竭的終末階段,此時腎臟功能嚴重受損,無法維持正常的代謝功能。
尿毒症患者通常會出現少尿或無尿的情況,但也有部分患者可以出現多尿表現。尿毒症是急慢性腎衰竭的終末階段,此時腎臟功能嚴重受損,無法維持正常的代謝功能。
少尿
由於尿毒症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至10ml/24h以下,並且血中肌酐水平升高>707μmol/L,或者每日排出尿量<400mL,稱之為少尿。這時腎臟排洩水分和電解質的功能明顯降低,體內多餘的水分聚集可引起水腫、高血壓等現象。如果液體瀦留較多,還可導致心臟衰竭的發生。此外,還可能出現消化道症狀,如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以及酸鹼平衡失調,表現為代謝性酸中毒、高鉀血症等情況。
無尿
是指24小時尿液總量<100ml,甚至更少,稱為無尿狀態。因為腎臟具有濃縮稀釋的作用,當尿毒症患者處於無尿的狀態時,說明其腎功能已經受到嚴重的損害,體內的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更加明顯,常合併有各種感染,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若不能及時改善上述異常情況,則可能導致死亡。
對於尿毒症患者而言,治療的關鍵在於替代腎臟的工作,以達到延緩疾病進展、延長生存期的目的。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腎臟移植等。同時還要注意控制血壓、血糖、營養支援等方面的綜合管理。在日常生活中,建議尿毒症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醫生進行針對性地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