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治療以後出現腳痛的症狀,可能是由於非疾病因素導致的,也有可能是由於缺鈣、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神經病變變等疾病因素引起的。建議及時明確原因,根據不同的病因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處理。
非疾病因素
在進行血液透析時需要使用一次性耗材,如導管和濾器,在此過程中可能會對區域性造成傷害,從而引起疼痛症狀。此種情況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過段時間可自行恢復。
疾病因素
缺鈣
由於尿毒症患者的腎臟功能受損嚴重,體內的毒素和廢物無法排出,容易導致低鈣血症的發生,所以在進行血液透析的過程中會補充大量的水分以及電解質,如果飲水量過多或者是補液量較大,則會導致體內液體增多,引發水腫的情況發生,並且還會增加心臟負擔,影響到正常的心臟功能,所以會出現心臟衰竭的現象,此時就會伴隨身體不適感,比如腰痠、腿痛、噁心嘔吐等症狀。此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碳酸鈣片、葡萄糖酸鋅口服溶液等藥物進行治療。
下肢靜脈血栓形成
若存在慢性腎病或長期臥床不動等情況,可能導致血液黏稠度升高,進而促進血小板聚集,易誘發下肢深靜脈血栓,當活動較多時,可能因血流速度加快而使血栓脫落至肺部,繼而引起肺動脈高壓,甚至急性左心衰,表現為呼吸困難、胸痛、咳血痰、咳粉紅色泡沫樣痰等,還可伴有肢體疼痛、麻木、腫脹等表現。此時需遵醫囑應用拜瑞妥(Rivaroxaban)、可化凝錠(Warfarin sodium)等藥物並儘早予以溶栓術、取栓術等手術方法改善病情。
神經病變變
由於尿毒症患者體內的鉀離子水平過高,會對周圍神經產生一定的損害,從而會引起感覺異常,出現刺痛、針扎的感覺。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緩釋鉀(Potassium chloride)、維生素B6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其他
除上述常見情況外,若身體被細菌、病毒等感染,或者患有糖尿病足、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等疾病,也可能導致以上症狀。此時應完善血常規、CT等檢查以明確診斷,然後遵醫囑用藥治療,如使用阿莫西林(Amoxicillin)、希復欣敏(Cefixime)分散片等抗生素類藥物控制感染。
尿毒症患者平時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同時注意飲食清淡,適當進食雞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以免加重腎臟代謝負擔。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