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治療時出現沒有食慾的症狀,可能是由於味覺神經傷害、消化功能減退、胃腸蠕動減弱、飲食結構不合理等非疾病因素導致。此外,還可能與胃腸道症狀、口腔異味、心理異常有關。
非疾病因素
味覺神經傷害
長期進行規律的血液透析會導致體內血鉀水平升高,從而對味覺神經產生一定的損害,並且在透析過程中需要使用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改善酸鹼平衡紊亂,而高滲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可進一步加重味覺神經的傷害,使患者感覺味蕾不敏感,無法正常感受味道,進而表現為沒有食慾的情況。
消化功能減退
長期慢性腎病發展為尿毒症後,患者的代謝產物會蓄積於體內,影響到消化系統的正常執行,使其消化能力下降,進食後容易引起腹脹等症狀,也會出現沒有食慾的表現。
胃腸蠕動減弱
腎臟可以生成促胰液素和縮膽囊素,分別刺激胰臟分泌胰液和膽囊收縮,以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但尿毒症患者因腎臟功能受損,不能有效合成這兩種賀爾蒙,就會導致胃腸蠕動及消化液分泌減少,繼而引發厭食的現象。
飲食結構不合理
若尿毒症患者在進行血液透析期間,僅攝入低蛋白或無蛋白飲食,可能會造成營養不良以及負氮平衡,長此以往會造成體重減輕、肌肉萎縮等情況發生,此時身體能量不足,也會表現出沒有食慾的症狀。
疾病因素
胃腸道症狀
部分尿毒症患者還會伴有噁心、嘔吐、腹瀉等不適症狀,在這種情況下自然食慾也會有所降低,因此會出現沒有食慾的表現。
口腔異味
尿毒症患者存在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時,會出現口臭現象,這時即使有食慾也無法正常進食,進而會有沒有食慾的感覺。
心理異常
如果尿毒症患者經常受到疾病的折磨,或者周圍人對其病情過度擔心,均會影響其心情,長時間處在壓抑的狀態下,也會影響到正常的食慾,導致沒有食慾的情況發生。
對於尿毒症患者而言,應儘量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麵條、米粥等。必要時需遵醫囑應用藥物緩解食慾不佳的情況,比如口服乳酸菌、健胃消食片等助消化類藥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