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已經患有尿毒症,想要防止患者出現復發的情況,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綜合治療。通常包括藥物治療、飲食調理以及腎臟替代治療等。
藥物治療
控制血壓
對於存在高血壓的尿毒症患者而言,在日常生活中應遵醫囑服用降壓藥來穩定血壓水平,如氨氯地平(Amlodipine)、厄貝沙坦(Irbesartan)等,避免因血壓升高而誘發心腦血管併發症,從而導致尿毒症復發。
改善貧血
當尿毒症患者合併有缺鐵性貧血時,則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鐵劑類藥物進行治療,比如琥珀酸亞鐵(Ferrous succinate)、延胡索酸亞鐵(Ferrous fumarate)等,可有效改善貧血症狀,降低其複發率。
調節鈣磷代謝紊亂
若尿毒症患者還伴有明顯的高磷血症或低鈣血症等情況,則需配合醫生選擇碳酸鈣D3片、乙酸鈣(Calcium)等藥物進行補鈣治療,並且還需要聯合使用複合α酮酸片等藥物,抑制腸道對磷的吸收,進而預防疾病復發。
保護心血管系統
由於長期慢性腎功能不全可引起水鈉瀦留及電解質平衡失調,所以還需嚴格遵照醫囑服用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螺內酯(Spironolactone)等利尿劑,以減輕心臟負荷和水腫情況。必要時也可聯合使用亞托瓦斯坦丁鈣(Atorvastatin Calcium)、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等藥物,幫助調節血脂並穩定斑塊,減少動脈粥狀硬化的形成,有助於降低該病復發風險。
抗感染
針對容易繼發細菌感染的尿毒症患者,應積極給予抗生素藥物治療,例如希復欣敏(Cefixime)分散片、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等,能夠起到消炎殺菌的作用,以免反覆發生感染。
飲食調理
建議尿毒症患者平時應注意限制液體攝入量,同時還要適當增加蛋白質、鉀、磷等營養元素的補充,但要避免一次性進食過多,否則會加重胃腸道負擔,不利於身體恢復。
腎臟替代治療
主要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以及腎臟移植等方式來進行治療,透過以上幾種方式可以代替腎臟的功能,幫助將體內的毒素排出體外,從而達到延緩病情發展的作用。
除此之外,還可採取其他治療措施,具體可在醫院風溼免疫科就診後明確。期間要注意合理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儘量做到早睡不熬夜,同時還應保持情緒穩定,積極配合醫生進行針對性處理。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