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變胖可能是由於水腫導致的假象,並不是尿毒症;但也有可能是由於患者存在心臟衰竭、甲狀腺功能減退等疾病因素引起,此時則可能與尿毒症有關。如果懷疑自身出現了尿毒症的情況,建議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不是尿毒症
水腫
若除臉部發胖外還伴有眼瞼、下肢水腫等情況,則考慮為體液瀦留引起的水腫表現,而尿毒症患者的腎功能傷害嚴重,無法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因此不會出現水腫情況。此種情況下通常無需過於擔心,待排除原發病後症狀即可緩解。
心臟衰竭
若同時伴有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則可能是由心臟衰竭所致的心源性水腫,需進行心臟超音波檢查明確診斷。確診後可遵醫囑使用呋塞米(Furosemide)、螺內酯(Spironolactone)等利尿劑改善水腫,或應用毛地黃(Digoxin)等強心劑治療。
甲狀腺功能減退
若除上述不適症狀外,還伴有畏寒、乏力、反應遲鈍、情緒低落等症狀時,則考慮是由甲狀腺功能減退所致。該病會導致身體代謝率下降,從而造成水鈉瀦留引發水腫,還可表現為顏面部水腫、聲音嘶啞、表情淡漠等。對此應積極就醫完善相關檢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左旋甲狀腺素(Levothyroxine)等藥物改善病情。
其他原因
如肝硬化、營養不良等因素均可導致身體水腫,需根據病因進行針對性處理。如果是肝硬化所致者,可以遵醫囑給予恩替卡韋(Entecavir)、拉米夫定(Lamivudine)等抗病毒藥物治療,必要時還需予以普賴鬆(Prednisone)等類固醇控制病情進展。
與尿毒症有關
尿毒症屬於急慢性腎衰竭終末期階段,主要由各種慢性腎臟疾病發展而來,因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致使大量代謝廢物和毒素在體內蓄積,進而影響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紊亂,就會導致雙下肢以及顏面部位水腫。除此之外,還會伴隨貧血、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血壓升高、意識障礙等多種異常症狀。
對於此類患者而言,需要積極配合醫生予以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腎臟移植術等方式延緩病情進展,以延長生存期限。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