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積水是指尿液排出受阻導致的腎臟內部壓力增高,從而出現一系列症狀。而尿毒症是急性或慢性腎功能不全發展到嚴重階段時的一系列臨床症候群,主要表現為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和各系統受累的表現。腎積水可能會直接造成尿毒症,也可能間接造成尿毒症。
直接造成尿毒症
如果腎積水是由梗阻性因素所導致,如輸尿管結石、雙側輸尿管狹窄等疾病,隨著病情進展,會導致患者長期處於腎積水狀態,進而使患側腎單位的功能逐漸喪失,久而久之可導致另一側正常腎臟代償增大,長期高負荷運轉也會慢慢失去功能,最終發展為尿毒症。
間接造成尿毒症
反覆感染
由於腎積水會造成區域性組織缺血、缺氧,並且會破壞正常的細胞結構,當身體抵抗力低下時容易受到細菌或其他病原體侵襲,若未及時治療則可能進一步加重腎傷害,甚至誘發嚴重的腎盂腎炎,此時就會增加發生尿毒症的風險。
營養不良
腎積水會使患者的食慾下降,還會伴有噁心、嘔吐等症狀,長此以往會出現低蛋白血症、貧血以及鈣和磷代謝失衡的情況,影響身體對其他物質的吸收利用,從而引發營養不良的現象。若不能夠及時改善,則可能導致體內毒素堆積過多,繼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水腫、腹水,甚至全身水腫的症狀,最後也可發展成尿毒症。
免疫異常
部分腎積水患者還可能出現抗腎小球基底膜抗體或者抗中段尿路上皮細胞抗體,這些自身抗體會對腎臟產生攻擊作用,長時間持續存在就有可能導致患者出現瀰漫性新月形病變,形成IgA腎病,甚至發展成為尿毒症。
藥物損害
對於本身患有基礎疾病的患者而言,在腎積水期間需要服用多種藥物進行治療,若用藥不當就可能會影響腎臟功能,甚至造成不可逆性的傷害,時間久了也有可能會發展成尿毒症。
其它原因
若患者在腎積水期間經常接觸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質,或者是有吸菸、酗酒等習慣,也會對腎臟功能造成一定的傷害,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避免以上情況的發生。
建議腎積水患者積極前往醫院就診,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後遵醫囑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處理,以免延誤病情。另外還要定期複查以瞭解恢復情況。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