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並沒有明確表明如何預防尿毒症,但根據臨床經驗可知,可以透過服用抗高血壓藥物、利尿劑、免疫抑制劑等進行一級或二級預防。另外,對於已經患有尿毒症的患者,則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類、促紅血球生成素感受器激動劑、鈣劑等藥物治療。
一級預防
抗高血壓藥物
如果存在原發性高血壓的情況,並且沒有遵醫囑用藥控制血壓,可能會導致腎臟血管硬化,使腎功能逐漸減退而發展為尿毒症。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應用硝苯地平(Nifedipine)、琥珀酸鹽美托洛爾(Metroprolol succinate)等降壓藥物控制血壓。
利尿劑
如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呋塞米(Furosemide)等,透過增加排尿量來降低體內血容量和心排出量,從而達到預防尿毒症的目的。
免疫抑制劑
比如硫唑嘌呤(Azathioprine)、普賴鬆(Prednisone)等,可以用於器官移植後以及惡性腫瘤患者的輔助治療,能夠起到防止排斥反應以及轉移的作用,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病情進一步加重而進展至尿毒症。
其他藥物
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在患病期間如果沒有做好血糖控制工作,可能就會對身體代謝造成影響,甚至還會引起腎臟病變,出現尿毒症的現象。因此,建議遵醫囑口服二甲雙胍(Metformin)、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片等藥物控制血糖,也可在醫生指導下注射胰島素製劑進行治療。
二級預防
已確診為尿毒症的患者,可遵醫囑應用以下藥物進行治療。
抗生素類
比如阿莫西林(Amoxicillin)、希復欣敏(Cefixime)分散片等,主要適用於細菌感染引起的疾病,透過抗菌作用維持正常的菌群平衡,以預防急性發作或者慢性遷延。
2.促紅血球生成素感受器激動劑:常用藥物包括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粉)、康力龍軟膠囊等,此類藥物能刺激骨髓造血,改善貧血症狀,促進內源性紅血球生成,進而提高生活品質。
鈣劑
主要包括葡萄糖酸鈣片、碳酸鈣D3片等,可用於改善低鈣血症,還可幫助調節肌張力、神經-肌肉接頭興奮性和PTH分泌。
此外,若患者存在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情況時,還可以遵醫囑使用左旋甲狀腺素(Levothyroxine)等藥物補充甲狀腺素。必要時還需及時到醫院就診並完善相關檢查,如血液化驗、影像學檢查等,然後遵照醫囑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