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腎功能嚴重傷害的表現,通常無法完全治好。但透過積極治療可以延緩病情進展、控制併發症等,使患者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對於尿毒症而言,早期一般是指腎臟疾病的代償期或失代償期,此時患者的臨床症狀不明顯,如果能夠積極配合醫生進行藥物或者手術治療,多數都能夠有效控制病情。
藥物治療
排毒和營養物質補充
由於尿毒症會導致代謝性酸中毒以及高鉀血症等情況發生,所以需要遵醫囑應用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改善酸鹼平衡失調,並且配合口服枸櫞酸鉀補鉀。此外,還需要服用呋塞米(Furosemide)利尿消腫,同時也可以使用促紅血球生成素促進鐵劑結合從而改善貧血。
鈣磷代謝調節
在出現明顯的高磷血症時,可考慮聯合應用阿倫磷酸鹽、醋酸鈣等藥物降低血磷濃度。若存在低鈣血症,則需給予葡萄糖酸鈣進行緩解。
血壓及血糖管理
針對高血壓患者,應優先選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依那普利,也可選用血管緊張素Ⅱ感受器拮抗劑纈沙坦(Valsartan),以幫助降壓。若效果不佳則可能需加用β-感受器阻滯劑如舒壓寧(Metoprolol)改善心室重構。若伴發糖尿病,可採用二甲雙胍或胰島素控制血糖水平。
免疫抑制治療
如果是慢性腎衰竭發展為尿毒症,通常已經進行了長期的賀爾蒙或(和)免疫抑制劑治療,當疾病處於穩定期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逐漸減少藥量甚至停藥。
其他
還可根據具體情況應用硝苯地平(Nifedipine)、腦妥(Nimodipin)等鈣離子通道阻斷劑擴張血管,從而減輕心臟負荷。另外,還需注意預防維生素D缺乏導致的骨質疏鬆症,常用藥物有愛康鈣(Alfacalcidol)、活性維生素D3(Calcitriol)等。
手術治療
若經上述方法治療後仍無效者,可透過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方式維持生命,必要時可行腎臟移植術延長生存時間。
因此,在確診尿毒症之後,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並接受針對性治療,以免影響健康。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