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稀溏可能是由於飲食不當、消化不良等導致的非疾病因素引起,也有可能是胃腸炎、急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肝硬化等疾病因素所致。因此,僅透過這一症狀無法判斷是否患有尿毒症。
不是尿毒症的情況
飲食不當
如果進食生冷刺激的食物較多,如冰淇淋、辣椒等,可影響胃腸道蠕動功能而導致排便異常。一般調整飲食後即可緩解,無需過於擔心。
消化不良
若患者經常暴飲暴食或進食過多油膩食物,則可能導致身體消化不良而出現腹瀉的症狀。此時需要清淡飲食,並遵醫囑使用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等藥物進行治療。
胃腸炎
通常與細菌感染有關,發炎會刺激腸胃黏膜使分泌物增多,從而造成大便稀軟的現象。可以遵醫囑服用阿莫西林(Amoxicillin)、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等抗炎藥物進行治療。
急性腸炎
該病主要由病毒或者細菌感染所導致,發炎因子進入血液循環則可能引起全身反應,比如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建議在醫生指導下應用舒腹達(Diosmectite)、賽普沙辛(Ciprofloxacin)等藥物進行治療。
潰瘍性結腸炎
通常是免疫系統紊亂以及遺傳等因素引起的慢性非特異性腸道炎症性疾病,當累及結直腸時會導致患者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美沙拉嗪(Mesalazine)、奧沙拉鈉(Olsalazine Sodium)等藥物進行改善。
肝硬化
因肝細胞變性壞死、纖維組織增生及間質組織增生,致使肝臟變形增大並呈假小葉結構的一種慢性進行性病變。肝硬化會影響膽汁分泌,進而影響脂肪和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易誘發低膽固醇血症、營養不良等情況發生,最終導致腹瀉的發生。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惠寶欣(Hepa-Merz)複合製劑、恩替卡韋(Entecavir)等藥物進行治療。
是尿毒症的情況
尿毒症是由各種晚期腎病發展到後期的結局,常會引起代謝性酸中毒,表現為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極度口渴、多尿、皮膚瘙癢、呼吸深快、意識障礙等症狀。此時需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腎臟移植手術來幫助維持生命。
日常生活中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暴飲暴食,規律三餐,戒菸限酒。同時注意休息,保持情緒穩定,有助於身體健康。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