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所有型別的尿毒症均不能用中藥進行治療。對於輕度的尿毒症患者,在中醫上屬於水腫、癃閉等範疇,如果辨證為脾虛水停或肝鬱氣滯,則可以使用中藥來進行調理和輔助治療。
但如果病情比較嚴重,已經發展到腎衰竭階段,並且出現了嚴重的併發症,如高鉀血症、代謝性酸中毒等情況時,則不宜採用中藥治療,以免加重病情。
高鉀血症
由於尿毒症患者的腎臟功能出現異常,導致排鉀能力下降,容易引起體內鉀離子水平升高,從而誘發一系列不適症狀,比如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心律不整等。此時需要及時就醫,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呋塞米(Furosemide)、布美他尼(Bumetanide)等藥物進行利尿治療,促進鉀離子排出。必要時也可以透過腹膜透析或者血液透析的方式進行處理。
代謝性酸中毒
若存在明顯的臨床表現,例如呼吸困難、嗜睡等症狀,建議遵醫囑應用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氯化銨 (Ammonium chloride)溶液等藥物改善酸鹼平衡失調的情況。此外還可以在飲食中適當增加食鹽以及含鈣高的食物,有助於緩解不適症狀。
其他情況
對於處於尿毒症狀(uremic syndrome)的患者而言,通常會合併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問題,而中藥中的部分成分可能會影響血壓及血脂控制的效果,因此一般不建議使用中藥來治療。需遵醫囑選擇合適的降壓藥、調脂藥進行治療,常用的降壓藥包括卡托普利(Captopril)、厄貝沙坦(Irbesartan)等,常用降脂藥包括亞托瓦斯坦丁(Atorvastatin)、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等。
臨床上常見的具有利尿作用的中藥主要包括車前子、豬苓、茯苓等,但這些藥物僅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無法達到治癒的目的。建議尿毒症患者積極前往醫院就診,完善相關檢查後明確自身狀況,然後積極配合醫生接受針對性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