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出現尿酸較低的情況,可能是由於腎功能衰竭導致。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血清尿酸水平在150-420μmol/L之間波動,若低於150μmol/L,則可診斷為尿酸降低。
尿毒症患者出現尿酸較低的情況,可能是由於腎功能衰竭導致。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血清尿酸水平在150-420μmol/L之間波動,若低於150μmol/L,則可診斷為尿酸降低。
尿毒症是急慢性腎衰竭進入終末期的臨床症候群,患者的腎臟無法發揮原有功能,而普林代謝需要透過腎臟進行濾過和排洩,因此當患者處於尿毒症階段時,體內的尿酸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就會引起尿酸偏低的現象,並且還會伴有乏力、食慾減退等不適症狀。此外,如果尿毒症患者長期服用利尿劑或存在其他疾病因素影響,也可能會影響身體的代謝,從而出現尿酸較低的情況。
建議尿毒症患者積極治療原發性疾病,如遵醫囑使用呋塞米(Furosemide)、布美他尼(Bumetanide)等藥物緩解水腫情況,同時聯合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方式延緩病情進展。必要時還可考慮採取腎臟移植手術改善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