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是否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程度、是否積極治療以及護理情況進行判斷。如果病情較輕,並且積極配合醫生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和控制,一般不會出現感染的情況。但如果存在嚴重的腎功能傷害或未及時治療,則可能會導致疾病加重而發生感染。
尿毒症患者是否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程度、是否積極治療以及護理情況進行判斷。如果病情較輕,並且積極配合醫生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和控制,一般不會出現感染的情況。但如果存在嚴重的腎功能傷害或未及時治療,則可能會導致疾病加重而發生感染。
可能不會感染的情況
病情較輕
對於早期的尿毒症患者而言,由於腎臟的功能尚可,通常可以維持身體正常的代謝,此時不存在嚴重的低白蛋白血症或者營養不良等情況,因此免疫防御能力較強,不容易受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影響。
積極治療
若尿毒症患者在確診後能夠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如遵醫囑使用普賴鬆(Prednisone)等類固醇抑制發炎反應,或使用妥速適(Torasemide)等利尿劑促進體內多餘水分排出,有助於延緩疾病的進展,使身體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也能夠降低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風險。
可能會感染的情況
嚴重腎功能傷害
隨著病情的發展,當尿毒症患者發展到晚期時,常會出現嚴重的腎功能衰竭,甚至會引發沒有尿液生成的現象,即無尿狀態。此時體內的毒素不能夠正常地排出,在身體內大量堆積則會影響自身的免疫力,從而增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可能性。
未及時治療
若尿毒症患者未得到有效的治療,或者是病情比較危重,出現了嚴重的併發症,比如急性左心衰竭、呼吸困難等症狀,則會使身體更加虛弱,更容易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的侵襲。
建議尿毒症患者平時注意休息,避免勞累,飲食上以清淡為主,多吃新鮮水果蔬菜,補充維生素,還要適當運動鍛鍊加強免疫力。若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懷疑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需儘快前往醫院發燒門診完善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明確診斷,配合醫生對原發病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進行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