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腎衰竭即慢性腎臟病的進展,需要積極治療原發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對於已經存在慢性腎臟疾病的患者而言,需遵醫囑使用藥物進行對症處理,並且定期隨診複查。
治療原發病
高血壓
高血壓是引起慢性腎臟疾病常見的危險因素之一,長期未得到控制可導致血壓升高,從而進一步加重病情。因此日常生活中應將血壓控制在合理範圍之內,避免發生併發症而影響生命安全。可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呋塞米(Furosemide)等降壓藥來改善症狀。
糖尿病
如果患有糖尿病,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在專業醫師指導下行相關檢查和治療。通常可以採用二甲雙胍或醣祿(Acarbose)等口服藥物來進行治療,必要時也可以注射胰島素製劑來緩解不適症狀。
藥物治療
針對已經出現慢性腎臟疾病的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百令膠囊、黃葵膠囊等中成藥輔助治療。此外,還需要根據具體臨床表現配合其他相應藥物共同治療,比如水腫嚴重的患者,還可加用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螺內酯(Spironolactone)等利尿劑促進排鈉、排水,有助於消除水腫。而有貧血傾向者,則可能還需遵醫囑補充鐵劑、維他命B12以及葉酸等營養物質。
定期隨訪
由於該類疾病具有一定的潛伏期及發展過程,所以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並完善各項檢查。待明確診斷後積極配合醫生進行針對性治療,以延緩或阻止腎功能惡化。另外,還要定期到醫院複診,以便於瞭解身體狀況及疾病恢復情況。
飲食調整
平時要注意低鹽、低脂、優質蛋白飲食,盡量減少高鉀食物攝入,例如香蕉、橘子等水果,以免增加心臟負荷而誘發心臟衰竭。同時也要注意戒菸戒酒,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時間,避免熬夜。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