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多高變為尿毒症晚期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7
肌酐是腎功能的一項指標,在臨床上可以用於判斷腎臟是否出現傷害以及傷害的程度。正常情況下血清中的肌酐濃度穩定在一定範圍內值變動範圍一般為90-150μmol/L之間,如果超過179μmol/L則考慮存在有慢性腎臟病的情況發生。而當達到445μmol/L時,則可判定為尿毒症。

肌酐是腎功能的一項指標,在臨床上可以用於判斷腎臟是否出現傷害以及傷害的程度。正常情況下血清中的肌酐濃度穩定在一定範圍內值變動範圍一般為90-150μmol/L之間,如果超過179μmol/L則考慮存在有慢性腎臟病的情況發生。而當達到445μmol/L時,則可判定為尿毒症。

早期表現

水腫

由於患者體內水分排不出去,會導致身體水腫,尤其是眼瞼和雙腳最為明顯,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腹水。

高血壓

因為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導致水分瀦留過多,所以會使血壓升高。

貧血

主要是因為紅血球生成受抑制,同時也會受到破壞增多所引起。

酸中毒

由於代謝性酸中毒較為常見,並且隨著病情發展會逐漸加重,主要表現為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

中期表現

神經系統

由於毒素不能夠及時排出體外堆積於體內,會對大腦神經造成刺激,從而影響到正常的思維能力和記憶力。

心血管系統

此時患者的心臟負擔較重,容易引發心臟衰竭的可能。

晚期表現

呼吸系統

因肺部纖維化,肺泡萎陷,氣體交換障礙而導致缺氧。

營養不良

由於腎臟無法將蛋白質重新吸收利用,就會導致人體內蛋白流失,繼而引發營養不良的現象。

內分泌失調

如血糖、電解質水平紊亂,副甲狀腺賀爾蒙、降鈣素原異常升高等。

其他症狀

部分患者還會伴隨有皮膚瘙癢、皮疹、骨骼疼痛、精神錯亂等情況發生。

因此,為了防止疾病進一步惡化,建議患者應儘早前往醫院進行檢查並配合醫生積極對症治療。若處於早期或中期階段可透過藥物控制病情進展,例如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呋塞米(Furosemide)、普賴鬆(Prednisone)等。而對於晚期的患者,則需要透過替代療法來維持生命,比如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等。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